什么是軟交換?
軟交換技術區別于其它技術的最顯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個基本要素是:
1)開放的業務生成接口。
軟交換提供業務的主要方式是通過API與“應用服務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綜合網絡業務。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兼顧現有通信網絡,它還能夠通過INAP與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傳統的智能業務。
2)綜合的設備接入能力。
軟交換可以支持眾多的協議,以便對各種各樣的接入設備進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護用戶投資并充分發揮現有通信網絡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運行支持系統。
軟交換采用了一種與傳統OAM系統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實現方式來完成運行支持系統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對網絡特性進行實時、智能、集中式的調整和干預,以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作為分組交換網絡與傳統PSTN網絡融合的全新解決方案,軟交換將PSTN的可靠性和數據網的靈活性很好地結合起來,是新興運營商進入話音市場的新的技術手段,也是傳統話音網絡向分組話音演進的方式。目前在國際上,軟交換作為下一代網絡(NGN)的核心組件,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運營商所接受和采用。
軟交換體系架構的主要組成是怎樣的?
目前比較普遍的看法認為,軟交換系統主要應由下列設備組成:
1)軟交換控制設備(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這是網絡中的核心控制設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軟交換)。它完成呼叫處理控制功能、接入協議適配功能、業務接口提供功能、互連互通功能、應用支持系統功能等。
2)業務平臺(Service Platform)完成新業務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和應用服務器。
3)信令網關(Signaling Gateway)目前主要指七號信令網關設備。傳統的七號信令系統是基于電路交換的,所有應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載的,在軟交換體系中則需要由IP來承載。
4)媒體網關(Media Gateway)完成媒體流的轉換處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處理媒體流的不同可分為:中繼網關(Trunking Gateway)、接入網關(Access Gateway)、多媒體網關(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無線網關(Wireless Access Gateway)等。
5)IP終端(IP Terminal)目前主要指H.323終端和SIP終端兩種,如IP PBX、IP Phone、PC等。
6)其它支撐設備。如AAA服務器、大容量分布式數據庫、策略服務器(Policy Server)等,它們為軟交換系統的運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軟交換的技術定義可以描述為:
· 它是一種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的軟件實體;
· 它支持所有現有的電話功能及新型會話式多媒體業務;
· 它采用標準協議(如Sip、H.323、MGCP、MEGACO/H.248、SIGTRAN以及各種其它的數據及ITU協議);
· 它提供了不同廠商的設備之間的互操作能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