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中國上海的復旦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享譽國內外的全國重點大學。日前,隨著復旦大學校園網的建設,自2002年初北區學生公寓完成10M交換到桌面的寬帶接入后,東區和南區學生公寓也分別成功實現了寬帶接入,整個網絡系統10/100M交換到桌面,使學生能更好的利用互聯網追蹤最新的科技動態,獲取最新的科研信息,實現多種應用,為遠程教育、課件下載、多媒體教學建立了平臺。
讓校園網更智能
復旦大學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認為校園網作為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復旦大學3萬多在校學生中,65%的研究生擁有自備電腦,80%以上的學生公寓擁有至少一臺電腦,每日平均上網時長為2小時,但由于以前校園網連接互聯網外部網站的速度太慢,大部分學生對網絡速度不甚滿足,對于校園網實現寬帶化表現出迫切的需求。復旦大學希望能夠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建成快速、可靠的信息網絡,從而滿足教學、科研和各項治理工作需要,使全校計算機都可以接入改建后的校園網,共享網上的信息和資源,為全面提高教學科研和治理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復旦大學有著學校行政治理、教育科研、電子教學、遠程教育、信息交流和互聯網的引入以及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服務等大量的業務。如何挑選一個高效、實用、穩定的解決方案,是復旦大學網絡建設考慮的重點。復旦大學認為,校園網既有一般網絡設計的特點,又有著其非凡性,除了一般網絡所必需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等條件外,在具體校園網建設時,還應該考慮其帶寬的非凡性(流媒體等高帶寬)以及QoS保證等。如何預留擴展空間和進行投資保護,以滿足信息量的增長和變化需要,成為復旦大學校園網絡建設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因素。
復旦大學通過對技術和市場的廣泛調研,經過周密的考慮,結合自身應用特點,最終選擇了思科公司千兆位以太網校園網解決方案。思科基于豐富的網絡建設經驗,認為早期的校園網建設所采用的設備大多是二層交換,隨著校園網應用中數據、語音、影像多媒體的傳輸需要的逐漸增加,傳統的二層交換設備所固有的局限性就日益暴露出來,而三層交換所具備的三層路由功能可實現跨網段訪問,實現了網絡路由治理,抑制網絡風暴等優勢顯得更為突出,有效地保證了網絡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智能是現代化校園網的標志之一。
思科公司針對復旦大學校園網實際應用需求,綜合考慮網絡系統的可靠性和成熟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等因素,采用分層網絡設計,將整個網絡分成核心層和接入層。在網絡骨干層,為保證復旦大學校園網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選用了多臺思科千兆以太網交換機Catalyst 6500作為核心交換設備和多臺7000系列的路由器,采用冗余設計,提供L3高速接入和多出口服務。
由于復旦校園網采取了三層交換技術,實現網絡路由治理和跨VLAN的網絡連接,為網絡安全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可治理智能化校園網應用。另外,采用Ciscoworks 2000軟件的網絡可提供配置、治理、監控、故障檢測與維修工具,加強了網絡的可治理性,減輕了網絡治理員的負擔。
復旦大學校園網建設的一位工程師在評價新建的校園網時指出:"該網絡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辦公效率,能較好地滿足學校的各項業務應用需求,在網絡的安全性、先進性、可擴充性和兼容性方面達到了預期目標。為復旦大學提供信息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網絡基礎,使我們更有信心通過教育技術的現代化來全面促進教育模式的現代化進程,從而創建具有復旦特色的現代化教育教學體系。我們對思科公司的技術和服務表示滿足。"
作為復旦大學校園網中的智能核心的重要體現,思科Catalyst 6509交換機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作為Catalyst 6500家族的一款產品,Catalyst 6509能提供出色的可擴展性和性價比,支持廣泛的接口密度、性能以及高可用性選項。其廣泛的智能交換解決方案,使內部網和Internet能夠支持多媒體、要害任務數據和語音應用。
作為思科三層交換機中的重要成員,思科catalyst 4500系列模塊化智能交換機可提供冗余、增強網絡控制、集成Inline Power供電模塊,使建成后的校園網擁有高性能、可恢復、高安全和可治理的網絡,可以輕松地融合和控制互聯網協議(ip)數據、視頻流、電話和基于互聯網的各種校園網應用,在國內校園網建設中同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復旦大學信息化校園建設的不斷完善,我們將在流量監控、智能治理和VPN技術的應用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為中國高校的信息化校園建設提供更優質服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