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測試網絡性能(主要指吞吐量)的時候,通常采用FTP的測試方法,即在測試路徑的兩端分別運行FTP服務器和客戶端軟件,轉送一個很大的文件,記錄轉送完成之后軟件顯示的速率統計。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如何來產生這樣一個很大的文件?這時候我們這些DOS時代過來的人有一個最為簡便的方法: debug, -rbx, 640, -n100M, -w 就可以生成一個100M (0x6400000)的文件了,:-)。 這種測試方法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測試結果受到測試機器的磁盤讀寫速度的影響,使用也不方便。所以一直想有這樣一個專用的測試程序:從內存生成要傳送的數據,通過網絡傳送后收下來無需寫到磁盤,直接丟棄就是?,F在,終于找到了,就是一個叫ttcp的程序。
這個小程序只有50多K,使用方便,測試快捷準確。它在多種平臺下都有實現,Unix版叫ttcpatm3,甚至有一個IOS版! Cisco在IOS中實現了該命令(隱含),在特權模式下打ttcp即可以交互方式設置參數,進行測試。Windows版叫ttcpw, 簡單的用法是在接收端運行ttcpw -r -s (可用-f m以Mbit/s顯示速率,默認為Kbyte/s),發送端運行命令ttcpw -t -s <接收端ip>即可。你也可用它測試路由器和PC之間的傳輸速率,即一端用IOS版,另一端用Windows版。
測試的時候,當然,要用最好的機器。測試網絡之前,務必先測試一下所用的測試機器,如:用交叉線將兩臺機器直連起來,測試一下。有些網卡可能是因為所用的驅動程序不好的原因,往往會表現得很難看,如某型號的Dlink及3com筆記本網卡用Windows帶的驅動程序甚至是出廠時配的驅動程序在100M模式下傳輸速率卻只能達到10M多一點。CPU、內存和操作系統也是影響測試效果的因素,同樣的環境下,用筆記本測試可能只有50-60M,換成好的服務器,速率可達90M。有的光纖因為接頭污損或接觸不良,看上去通的,但速度卻很慢,用ttcp可以迅速測出有問題的鏈路。
解決疑難問題的時候,最后一招(beckon of last resort,呵呵)往往是升級IOS。關于下載IOS有一些比較怪的說法,比如交換機的IOS要從Lan Swith... 那個鏈接進去, 而不能從IOS software那個鏈接進去; 還有說假如你要下載某些特性集的IOS,不要使用IOS Upgrade Planner向導,而是用Serach的方法,在結果中尋找那些有t、j等標志的IOS文件...太玄。升級IOS的時候有一些事項要注重那是真的,比如在升級所有同類設備之前,最好選擇一兩臺進行升級,待正常運行數小時之后,再升級別的設備。假如Flash夠大,升級的時候可以先留著原來的版本,指定多個boot system ... 命令,以便假如新的IOS文件有錯時,系統可以用舊的IOS啟動。第一次用新的IOS啟動時,最好連接console口監控啟動過程,并記錄下來。有的時候,新版本的命令形式與舊版本不同,新的IOS用舊的配置文件設置系統硬件時,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使設備運行狀態不正常,連接了console可以讓你及時發現此類問題并作出調整。清楚了運行新版IOS所需要的調整對你遠程升級別的設置非常重要,假如不能繼續使用原來的配置文件,可以用TFTP從設備上下載舊的配置,按新的要求進行修改,然后上傳成為Startup-config,再Reload就沒問題了。有了把握,你就可以在工作時間完成升級步驟,用命令reload at 1:00 讓設備在1:00am重啟以運行新的IOS,而無需在深夜進行升級操作了。
才發布不久的2950交換機比較希奇,和4000一樣,它是不支持isl的,只支持802.1Q,而3550則同時支持isl和dot1q。和2900/3500交換機一樣,這款交換機仍然存在VTP同步比較困難的問題,而假如VTP不同步,則可能會發生很希奇的現象。例如看配置兩個端口同屬一個VLAN,卻不能相互通訊。在配置VTP的時候,先配置Vlan Database參數再將端口設置為Trunk模式有時可以避免將交換機重啟才能同步到VTP域。有時即使重啟了,仍不能同步,甚至恢復為原來的VTP參數,這時候可以試試Vlan Database中的Reset命令或改掉VTP Domain Name、將VTP模式改為Transparent再改回來。Again,提供一beckon of last resort: 用命令delete vlan.dat刪除保存下來的VLAN數據,重啟交換機之后從頭來配置一遍。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