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國際互聯網絡有關機構正在考慮對舊的體系結構修改,用ipv6取代現
有的IPv4。因而了解IPv6與第三層交換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IPv6可以更輕易地實現某
些方式第三層交換。我們知道,兩個主機之間開始通信時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必須要知
道將數據包發送到對方的方式。對于TCP/IP網絡,不屬于同一個IP子網的主機作第三層
交換時,就必須首先知道對方地址,直接發送給對方;或知道中轉設備(路由器/交換
機等)的地址,由中轉設備轉發。在不知道對方地址的情況下,主機和轉發設備就要借
助傳統的路由過程。兩個主機之間通信的第一個數據包按常規的路由處理來轉發,在第
一個數據包成功地從源發送到目的之后,中轉設備或主機就知道怎樣將后續的數據包通
過第三層交換的方式(即不進行傳統路由處理)發送到對方了。因此第三層交換支持
IPv6的要害就在于對第一個數據包的處理上。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只
在中轉設備(通常還是稱為路由器)上想辦法,利用現有的路由協議,在第一個數據包
傳送時作特征記憶,以便第三層對后續包的處理;另一種是增加某些新的協議,支持后
續數據的低層交換。
IPv6在報頭里增加了“流標簽”字段,對數據流作標識,可以被第三層交換所利
用。從而采用前一種方法所實現的第三層交換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特性,支持對IPv6數
據包的交換。采用后一種方法的第三層交換器,主要看其新協議對IPv6的考慮。由于
IPv6相比于IPv4更加簡單直接,所以只要第三層交換的新協議沒有沒有和IPv6的沖突之
處,那么支持IPv6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相應的具體實現程序可能還要做適應IPv6的調
整,如何在具體交換過程中綜合考慮流標簽和優先級,使得實時流和優先級高的數據包
得到應有的QOS。
IPv6報頭的路由擴展選項提供了一些強大的路由新功能,包括選擇提供者(基于策
略、性能和開銷等)、支持主機移動和自動重新編址等。這些新的功能是IPv4里不曾有
的,那么在第三層交換的實現方案中也要加進去考慮,移動主機的位置變化后應該及時
更新交換記憶內容,采用新的交換路徑。
雖然IPv6中還有其他一些與IPv4不同的地方,但是在設計中都進行了充分考慮,吸
取的是多年來運行經驗的精華。總的來說是報頭格式更加簡單,路由轉發程序對數據包
的處理更加簡化、直接方便,同時提供對新技術的支持。
我們還無法知道IPv6的廣泛實現時間,這涉及到現有的投資問題。但用戶應有概
念,注重到從IPv4到IPv6的發展必然趨勢,了解現有新技術和IPv6的關系。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