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GN專題組(FGNGN)將ipQoS列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2004年6月的會議確定了NGNQoS的研究方向??傮w上,FGNGN在QoS方面除繼續重點關注QoS體系架構外,還要對QoS的性能、不同網絡的互聯等問題展開研究。本次會議上中國的華為公司和中興公司提交了多篇文稿。會議確定了具體的研究任務,其中由韓國起草QoS總體網絡性能、異構網絡性能、基于以太網的QoS體系架構,由思科起草多業務提供商針對NNI接口的QoS解決方案,由華為起草集中控制資源的端到端QoS架構、NGN端到端要求及其體系架構,由中興起草IP接入網QoS架構、NGNIPQoS總體架構等。
QoS研究進展
針對QoS的提案主要在SG13的NGN會議中討論。
在本次針對QoS的討論中,投稿共30篇。其中,直接針對基于以太網的接入網絡QoS架構Y.123.qos的文稿有6篇(華為兩篇、北電兩篇、NTT1篇、中興1篇);直接針對端到端的QoS架構和需求Y.e2eqos的文稿有15篇(北電兩篇、思科3篇、中興3篇、法電兩篇、NTT1篇、AT&T兩篇、SG21篇、SG111篇);關注QoS其他方面的文稿有9篇。共7個成員和3個組參與,QoS是本次會議投稿單位最多的領域。
該次會議確定在幾個方面對QoS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并明確了相關的基礎文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Y.NGN-QoS:研究NGNQoS的總體方面和性能;
Y.e2eqos:研究端到端的QoS架構和需求,并把它變為一個系列文檔,其中Y.e2eqos.1研究體系架構和需求,Y.e2eqos.2研究基于中心化資源控制的架構,通過該系列文檔,使得不同的實現方式可以共存;
Y.123.qos:研究基于以太網的接入網絡QoS架構;
Y.ipaqos:研究基于IP的不同類型的接入網絡QoS;Y.NGN-NHNperf:研究非同構網絡的QoS性能問題。
在上述幾個方面中,Y.NGN-QoS、Y.ipaqos、Y.NGN-NHNperf是新提出的。
會議中針對NGNQoS的一些討論和結論
在IP接入網QoS體系架構(Y.123.qos)方面,本次會議進一步推動了基于以太網的IP接入網的QoS架構(Y.123.qos)研究,將該標準草案的范圍進一步明確為基于以太網的接入網的參考模型以及接口需求,不涉及與特定協議相關的需求,由起草人協調修訂為Rev.4版本。
在IP接入網的QoS架構(Y.ipaqos)方面,會議認為接入網QoS與接入技術相關,統一信令是困難的,但統一的框架是可能的。會議討論后同意開展研究,規定基于IP接入網絡的通用QoS架構,定義通用的參考模型、QoS需求、相關驗證過程和不同層的功能體、接口。研究范圍還包括與核心網QoS框架互通的功能。
端到端QoS要求及體系架構(Y.e2eqos.1和Y.e2eqos.2)方面得到了會議更多的關注。其中,SG2和SG11都發來了聯絡函。SG2聯絡函要求考慮E.360中所描述的多種資源治理方法,而不只是一種集中式的方法。SG11聯絡函要求不要進行協議定義的重復工作。提案在QoS框架的多個方面,包括研究范疇、資源治理方式、MPLS要求、框架的實現方式等提出了建議。如NTT建議增加非MPLS網絡的QoS支持的描述。法電建議考慮兩種情形,一種是由呼叫信令發起QoS資源請求(如xDSL網絡),另一種是由用戶用RSVP發起QoS資源請求(如UMTS網絡)。本次會議討論后同意將Y.e2eqos結構重組為一系列的標準草案,包括:
——框架標準(Y.e2eqos.1),主要規定通用的端到端NGNQoS的需求和架構,包含具體的QoS架構的需求分析以及通用的架構,包含可能用于其它特定方案的通用功能體以及接口需求。原Y.e2eqos的1~7節、中興的建議被納入其中。
——Y.e2eqos.2主要規定一種基于集中式資源控制的端到端QoS架構。編輯小組在起草人的協調下根據會議中北電、思科、NTT、法電的建議進行了修改。
——其他具體的端到端QoS框架方法。在NGNQoS和網絡性能(Y.NGN-QoS)方面,本次會議討論后同意進行此建議草案的研究,規定NGN的QoS、網絡性能和QoS體驗(QoE:QualityofEXPerience)以及如何在NGN中應用QoS、網絡性能(NP:NetworkPerformance)和QoS體驗(QoE)。定義的NGN的性能包括業務和傳送的性能。定義了NGNQoS的端到端含義,應包括CPN。
在NGN中異構網絡的性能(Y.NGN-NHNperf)方面,本次會議討論后同意啟動標準項目,該標準草案主要用于:定義NGN傳送層的性能;定義通用性能保證的原則和框架用于開發特定性能的需求,如用于性能規范、分配和驗證的方法;定義單個網絡與相關終端設備以及網絡之間的性能映射關系。
綜上所述,QoS是本次會議的熱點話題。從會議提案和討論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制造商還是運營商都顯示了濃厚的愛好。國外的制造商如思科、北電等針對QoS提交了多篇文稿。國外的運營商如法國電信、NTT、韓國電信等也提交了多篇文稿。這些都表明在NGN業務發展的驅動下,各國對IPQoS體系架構的需求都越來越迫切,而且研究的時機也逐漸成熟。
在本次會議上,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國內網絡設備制造商積極參與,在QoS領域獲得了較大的發言權。表明中國在該領域已經處于比較領先的位置,可以在該領域的標準化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技術方面,本次會議爭論的重點仍然是QoS的體系架構,非凡是在網絡的資源治理和控制方面。如集中式的資源治理和非集中式的資源治理方案是爭論的熱點。但是從總體來看,在IP網絡中引入電信的控制機制,通過獨立的承載(資源)控制層對業務的QoS資源請求進行處理,實現基于業務的QoS保證和QoS治理已經得到初步的認可。
通過本次會議,在標準化研究方面還達成了一些共識:如研究的重點仍然在QoS的需求和框架方面,在實現方式上保留一定的靈活性,以支持不同的實現方案。另外,應加強和其他標準化組織的聯系和溝通,共同促進該領域研究的發展。
摘自《人民郵電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