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的發展不是突變的、革命性的,而是逐漸演變過渡的。在過渡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網絡與業務的協調發展,保證在這一過程中有及時足夠的投資回報,使推動網絡向NGN演變的實體能夠持續健康成長。中國聯通的數據固定互聯網網絡建設和運營較好地體現了這樣的演進過程。
圍繞電信級綜合業務確定網絡技術體系
中國聯通從一開始就摒棄了純ip技術組網方案,而是從業務定位出發,從市場需要出發確定建網的技術體系,提出的網絡模型較好地體現了“建設綜合性能優良的網絡”的目標。在此模型中,非凡突出了路由交換層和業務層。
該網絡模型也是當時不同業務融合沒有實質性進展的反映,但是采用目前的技術,承載層面可以實現融合,這也是我們構建統一數據網絡平臺的理論依據。建設統一的數據網絡平臺,不僅能減少建網成本和運維成本,而且能夠統一調度資源并有效利用資源,快速開放業務??傊?,我們的最終目的是開發出電信級的綜合業務,其它的要求將在服從這一最終目的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
中國聯通數據固定互聯網的技術業務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層是ATM+IP交換層,即統一數據網絡平臺,它可以彌補IP技術的安全失控、QoS無保證和治理太弱等缺陷,還可以提供靈活的帶寬控制機制,可以降低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快速組建各種業務網;此外,統一網管、提供差別服務和QoS保證方面也可以方便實現。
而且,該體系中采用MPLS技術把ATM和IP進行了高效的結合。我們用下層ATM/FR的QoS機制來保證業務質量,這也是比較成熟的做法。采用ATM+IP層面可以提供不同屬性業務網的承載VPN,中國聯通在業務層面主要采用了基于IP的業務網技術,構建了IP電話業務網、公共視訊交換網、公共互聯網等業務網。
以快速開展業務為原則選定業務網體系
近幾年分組業務網的技術體系,非凡是信令控制協議不斷出現,如H.323、SIP、H.248/MGCP等。面對紛繁多樣的技術,中國聯通認為不可能等待一種技術體系完全成熟后再建網,也不能不顧技術體系的基本完善程度而盲目建網,需要做準確的判定。根本原則是以能否快速提供較完善的業務為依據。另一個考慮問題的重要出發點是運營商本身的情況。中國聯通并不存在大規模的PSTN話音網,在數據固定互聯網方面有條件走一條新的建網道路,提供差異化業務。
中國聯通的綜合業務網采用的分層模型由自下而上的承載層、媒體處理層、控制信令層和運營支撐層組成。其中綜合業務網的承載層采用中國聯通的統一數據網平臺和城域承載網,提供一個有服務質量保證的網絡傳送平臺,承載網根據不同業務對服務質量的不同要求,提供相應的服務質量保證措施。
中國聯通的業務網是從IP電話開始的,IP電話的技術體系采用了ITU-T制訂的H.323協議族。在我們選定H.323作為IP電話的技術體系的1999年,也只有它是比較完善的分組業務網體系。但它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組建大網方面很不成熟。通過我們和設備廠商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提出并實現了多級GK組網的模式,成功解決了H.323組建大網的難題,這項成果對ITU-T的標準制訂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層次清楚的城域和接入網
中國聯通希望建設一個支撐綜合業務的城域網和接入網。但是同樣會碰到和骨干網一樣的QoS、安全和治理問題。非凡是用戶治理和業務呼叫治理功能更需要在網絡的邊緣,也就是城域網接入網來實現。
我們把城域網縱向分為城域承載網和城域綜合業務網,橫向把網絡結構按不同規模城市組建不同層次的網絡。對于城域網我們把特大城市分為骨干POP層、匯聚POP層和接入POP點的網絡架構;大城市按骨干POP層、接入POP點的網絡架構;中等城市按骨干POP點、接入POP點的網絡架構建設城域網。對于接入網我們強調一根線綜合接入各種業務(Unione業務)。
最近我們組織設備廠商、軟件商、系統集成商按照中國聯通城域綜合業務網的要求,研制設備,開發軟件。通過城域綜合業務網的建設,將把我們的骨干業務網的各種業務延伸到末端,提供給最終用戶,同時提供本地話音視訊交換業務。
不斷完善改進創建新的網絡提供優質業務
雖然中國聯通的數據固定互聯網網絡經過了嚴格論證、組網測試和規范建設,但由于這些網絡技術和業務很多都是全新的,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網絡技術不適應大網的問題,有設備支持新的功能不穩定的問題,有不支持業務流程的問題,有業務網不完善的問題等等。但是我們堅信網絡的發展方向是分組網絡、業務層應采用基于IP的業務系統、承載層用有服務質量保證的技術以及分組化業務逐步推向末端的理念不會改變。
即使在國際上,大網中應用基于ATM的MPLS第三層交換的問題也一直沒有徹底解決好,我們與朗訊公司的研發人員經過艱苦努力,不斷改進軟件,終于使第三層交換功能穩定下來,性能也有一定提高。VoIP網絡除了解決組建大網的問題外,我們還與思科公司一起先后解決了傳真問題、補充業務問題、部分智能網業務問題等等。
在城域綜合業務網的建設上,我們也曾經向各廠商征求過方案,但是沒有一個廠商能夠全面達到我們希望的目標,不能綜合解決我們要解決的各種問題。最后我們自己編寫工程技術規范,指導廠商研發設備和軟件。
總而言之,中國聯通數據固定互聯網的網絡建設歷程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我們所做的事情大部分并無先例。正確的政策指導、圍繞電信級業務腳踏實地的建網方針以及在技術變幻面前冷靜的思考是使這一切成為現實的保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