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精品成人91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_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亚洲精品_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_亚洲色图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网站_中文字幕欧美日韩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调教_国产精品久久一区_性夜试看影院91社区_97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_欧美老女人bb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3G演進及其務實發展策略的分析討論

2019-11-03 09:15:23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陳如明 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


  摘要:本文在分析討論寬帶無線及3G演進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重點論述對3G演進時一些敏感問題及務實發展策略的看法。

  關鍵詞:NGN , GII , 2G/2.5G/2.75G/3G /3G+/4G,信號編碼調制,頻率規劃及頻譜管理 ?!?

引 言

  眾所周知,隨著".COM"的全球"泡沫"負面影響、"寬帶泡沫"不良效應、以及作為寬帶移動通信關鍵一步的第三代移動通信IMT-2000(3G)是否亦屬"泡沫"問題, 已成為信息/通信業界的熱門話題。同時,圍繞NGN問題的辯論,一方面揭示了一系列以IP為基礎的新一代網絡的QoS性能改進及由現今TDM/SDH/ATM為主導的網絡向新一代IP網絡較平滑演進的務實途徑;顯然,它與GII概念與目標是什么關系,它對積極推進中的以新一代IP為基礎(甚至所謂全IP)的寬帶無線接入、寬帶移動通信、寬帶無線Internet及移動IP有什么關系及影響,理應有一個清晰的結構和明確的定義。另一方面,處于2.5G及3G+/4G夾縫中的3G處境艱難,并引起不少質疑。人們懷疑此3G市場到底何時能真正展開,規模多大,持續期多長,2.5G的演進期將會多長,它會否對3G的及時引入帶來新的挑戰;而且,速率增強型的寬帶無線接入與CDMA2000 1X EV-DO/DV和HSDPA/HSUPA均在積極謀劃與推進,在速率含義上它們均已超越3G而步入3G+或4G,今后由2.5G持續運行到一定時期會一步到位直跳至全ip的3G+或4G是否顯得更合適?這一系列疑惑不解與含糊思路直接影響對NGN及3G的決策與發展。因此,如何分析與看待NGN問題、寬帶無線問題及3G的前景與寬帶無線Internet/ 移動IP的發展,以及如何借助NGN解決低成本的網絡前后向兼容性演進、增加ARPU及純利潤率與有效的多業務增值等,這對NGN發展及邁向3G的2.5G→2.75G→3G→3G+→4G的演進策略及寬帶無線的發展策略應如何考慮及確定,已成為重要而現實的研究課題。據此,擬對這一背景,在分析討論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的必然性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重點論述對3G演進的一些敏感問題及務實發展策略的幾點個人看法,供分析參考。

1 寬帶無線及3G演進[1][4]

  在談論 "寬帶無線"這一主題前,先來澄清一下"無線"、"無線電"、"寬帶無線"的一些基本概念與定義。

  所謂無線電(Radio),按ITU定義,它是對無線電波使用的統稱;從電磁譜角度看,這是一種頻率規定在3000GHz(對應100μm波長)以下,不用人造波導而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至今已劃分的頻帶通常有14個,即從0.03Hz開始、以10倍頻程步跳,頻帶號從-1、0、1… 至11、12。

  無線(Wireless)的含義與有線(Wire)相對應,凡不用導線或導波有線介質傳輸的手段均屬無線范疇。無線與無線電的電磁譜界面即為上述3000GHz, 低于(及等于)3000GHz者屬無線電,高于3000GHz者屬無線范圍 。

 ?。常兀保埃场常兀保埃罚牵龋ㄏ鄳ㄩL為100μm~10nm)為紅外(通常又分甚紅外15.0~100μm;遠紅外6.0~15.0μm;中紅外3.0~6.0μm;近紅外0.75~3.0μm 四個區域)、可見光(0.4~0.75μm)、紫外光(0.01~0.4μm?。﹨^域,而 頻率高于3X107GHz便進入X射線、γ射線、宇宙射線等粒子射線區域。

  有線光纖通信的傳輸波長為0.8~1.8μm ,典型的三個傳輸窗口即為短波長窗0.85μm與長波長窗1.31及1.55μm。

現今看來,紅外光、藍光、中微子均有無線通信價值,目前已出現的一種無線紅外光FSO(Free?。樱穑幔悖濉。希穑簦椋悖幔欤┩ㄐ?,已可投入專用通信及公眾通信網應用,其工作波長范圍為760~1600nm ,可作短距離大容量寬帶無線接入應用,單載波容量可達數Gbit/s甚至更高。

  從廣義的無線通信概念看,無線的寬帶化及其寬帶資源將呈現出無限廣寬的發展空間,然而,即使借助最先進的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鑒于無線空間傳輸介質的不穩定性與時變特征,目前從物理網絡安全考慮,聰明的網絡設計師仍不會忘記大容量多轉發器寬帶衛星及寬帶多波道微波無線電在特發事件環境中對光纖傳輸平臺的必要補充支持的戰略作用,但核心傳輸平臺技術依然是光纖。因此,寬帶無線的主要作用在于接入和應用層面,從個人全球多媒體無縫隙連接及愈來愈強調個性化要求含義上,未來NGN及GII的接入與應用層面,必將是寬帶無線的世界。

  所謂窄帶(Narrowband)接入,常指其攜載業務的每用戶比特速率低于(及等于)64kbit/s;而寬帶在此指同時包括低于(及等于)2Mbit/s與高于2Mbit/s的"Wideband"與"Broadband"這兩種不同場合。而通用無線接入通常包括地面固定無線接入(TFWA)、地面移動接入(TMWA)及衛星接入(SA,同時計及固定及移動),可綜合包括宏大區、宏區、小區、微小區、微微小區、移動、半移動(包括游牧,Nomadic)、固定等各種接入覆蓋模式,可有效覆蓋三維物理空間的任何一角落及有效連接至任何個人用戶,這對實現未來全球個人通信而言,其實際連接覆蓋的普遍化與重要性包括戰略意義將不言而喻。

  寬帶無線的重頭戲是以3G為中心的寬帶移動通信,其演進發展沿1G→ 2G→2G+(2.5G,2.75G)→3G→3G+→4G→…方式前進,一般說來這是一種前、后向兼容式的演進。相應以3G為中心的前后向兼容體制標準的演進軌跡為:

    ★ GSM→WAP/x-HTML-GPRS/EDGE(IS-136→EDGE)→WCDMA→HSPA(HSDPA/HSUPA)…→ (4G)…- FDD;

  ★ IS-95A(IS-95A+)→IS-95B→cdma2000 1X →(GSM 1X)→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 EV-DV(cdma2000 3X?)…→ (4G)…-FDD;

  ★ GSM→TD-SCDMA(UTRA-TDD?)→ETD-SCDMA/TD-LAS? …→ (4G)… -TDD

  而對應傳輸速率演進軌跡則為:

  9.6kbit/s→14.4kbit/s→56/64kbit/s→114/153kbit/s→308/384kbit/s→2.0Mbit/s→2.4Mbit/s→5.2/6.0Mbit/s→≥10/20Mbit/s…→…(4G, 高速移動.→>20/30Mbit/s~100Mbit/s ; 接近固定.→≥156 Mbit/s ~1000Mbit/s)

  對寬帶無線按這類軌跡發展納入NGN及GII并無什么爭議,主要爭議在于3G何時真正來臨,能持續多長時間,是否真正有效、甚至是否亦會成為"泡沫",以及3G與3G+ /4G的關系是什么?是否有必要將4G的高速(250km/hr)移動下的速率必須定義為100Mbit/s, 等等方面。

2 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的必然

  寬帶無線發展的源動力來自 "無線Internet" / "移動IP",這是歷史的必然。雖然NGN從定義至基本結構的討論尚未完成,但根據ITU-T、ETSI、IETF、ITU-R?。常牵常牵校校常牵校校病ⅲ桑樱?、TINA、OMA 等組織的基本論點看,各方面均在積極務實地吸取各種有益概念充實、鞏固現實中已普遍存在與作用著的IP協議為基礎的網絡,保存現存IP網絡的合理成份,改進與更新舊有的IP協議與網絡,使之獲得新生,改善其端對端的QoS性能,并有效落實其前后向兼容性有序演進,以適應NGN發展的期望與要求, 使此NGN與原先眾知的GII概念能取得滿意的協調與融合。因此,在此新IP含義上,看來不僅核心網,包括接入網在內,均應向這種未來更新后的全IP方向逐步演化,"IP Over Everything"亦將向"Everything Over IP"/"IP Under Everything"方向逐步演進。從而,構成移動通信與Internet的飛速發展這全球信息社會中最耀眼的兩大亮點的聯手,將把人類實現全球個人多媒體通信--任何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與任何對象,按自己感興趣的任何方式實現所謂5W或5A信息交流--的夢想真正能一步步變為現實。無線移動數據業務的進一步發展需要Internet網絡平臺的支撐才能進一步起飛;而Internet的個人連接能力如欲進一步發展,必須擺脫固定終端的束縛,才能真正向個性化服務即全球個人多媒體通信邁進。而且全球信息網絡化及全球電子商務的普及真正能獲得有效發展,亦離不開無線Internet(WI)或移動(MIP)。例如,日本的i-Mode的成功發展決非偶然。因此,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深刻洞察與牢牢把握這一新機遇對實施寬帶無線發展戰略決策尤為重要。

3 實施寬帶無線的策略

3.1寬帶無線的頻率規劃與資源管理

(1)全面修訂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1] [3]

  對發展新技術、新業務而言,頻譜資源規劃與分配必須先行。為使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適應國際、國內電信新環境與國際接軌,必須首先使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與國際電聯ITU的最新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及其確定的國際無線電規則(Radio Regulation)相接軌。據此,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于1999年初開始至2001年歷經二年左右緊張工作,先后召開了九次有正式會議紀要的國家各相關部門協調會、兩次我國無線電頻率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會,六易其稿,最終完成了對1982年版本的《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試行)》文本的全面修訂。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2001年8月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最高領導簽批通過,并于2001年11月12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第14號令正式向社會發布。目前,包括附有彩色頻譜圖的精裝本中文版已正式問世,英文版的出版亦在積極進行中。在此總框架基礎上,無線電管理部門將積極按市場需求進行各類多樣化的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寬帶移動通信的細化頻率規劃。

(2)積極進行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寬帶移動通信的頻率規劃 [1]

  ① 對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的頻率規劃

  按已投入業務的無線接入頻段的頻率再規劃、新的中高速率(中寬帶)無線接入頻率規劃、高頻段寬帶無線接入頻率規劃、Bluetooth/Pico-cell無線接入頻率規劃、平流層高空氣艇平臺(HAPS或STS)的頻率規劃及Unlicensed(無執照)無線接入頻率規劃等六個方面來考慮此寬帶無線接入的細化頻率規劃,總體思路為鼓勵多樣化高效率新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與系統的試驗與投入應用,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今后大規模普及應用的無執照運行技術與系統創造與尋找合理的運作環境;分析、汲?。蹋停模酉到y國外運作不成功的一些教訓,結合中國國情,盡可能做好有利其業務發展的頻率規劃、頻率分配與頻譜管理工作,并鼓勵多頻段、多層次統一平臺集成的高效能工作模式運行;積極展開包括擴展新頻譜在內的各類前瞻性頻率規劃的考慮。

 ?、凇π乱淮鷮拵б苿油ㄐ诺念l率規劃

  中國始終與國際社會標準化活動緊密合作,結合中國國情積極展開工作,包括上述全面修訂后的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2000版)接軌至WRC-2000的最新進展結果, IMT-2000核心頻段的頻率規劃、IMT-2000附加頻段的頻率規劃、430-806MHz頻帶IMT-2000演進運用及低于6-8GHz頻率范圍內進一步作3G+/4G移動通信應用的頻率規劃、高頻段(包括對10-16GHz 、19.485~19.565GHz、39.5~40.5GHz、42.5~43.2GHz、59~64GHz等頻段)新一代更高速率的寬帶移動通信的頻率規劃等四個層次進行積極規劃考慮。這些頻率規劃的詳細論述可見文獻[1],相關頻率規劃可參閱信部無[2000]88號、信部無[2001 ]522號、信部無[2001 ]652號、信部無[2001 ]653號、信部無[2001]793號、信部無[2002]277及信部無[2002] 353號,信部無 [2002] 4 7 9號 等文件。

(3) FDD、TDD應有機互補,健康合理發展

  兩種雙工方式各有利弊,并且各自均在積極努力向充分發揚自身長處,盡量克服自身弱點, 甚至向統一平臺TDD、FDD自適應結構可變的方向邁進。一些人通常認為FDD往往是一種要更多注重的主流,但這絕不應排斥TDD的長處與重要作用。從而,應積極推進我國提出的TD-SCDMA及TD-LAS等TDD方式踏踏實實研制開發、完善其標準化工作及密切進行國際合作和力促其成為有競爭力的全球化標準, 同時亦應加速推進我國對FDD方式3G及3G+/4G的開發力度與標準化進度,積極落實自主TDD無線寬帶業務的開發與應用,包括必要與合理的政府政策支持,特別是其大面積的國內、區域應用,并鼓勵其充分開放系統結構及多種有效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競爭驅動,形成一種有活力的市場應用格局。在適應中國國情巨大市場潛在需求前提下,使2.5G→3G→3G+/4G演進發展中FDD與TDD兩種方式在中國能獲得有機互補與健康合理的發展.。應該看到,一種在物理層及MAC層聯合處理對IP平臺為基礎的無線QoS有效控制的自適性動態優化系統結構的TDD寬帶無線接入系統已初露頭角; 這是一種嶄新的自適應調制選擇、自適應功率控制、自適應天線極化及空間或方向圖分集變更、自適應分組尺寸調整、自適應結構FEC、自適應內置ARQ、自適應速率、覆蓋可變及QoS控制,甚至自適應TDD、FDD結構可變的對用戶全套自適應動態結構優化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系統,預計將會有極好的市場前景。

  展開來說,信部無[2002]479號文中涉及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頻率規劃思路,充分體現了重視與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D方式的發展,并貫徹FDD、TDD有機互補與健康合理發展這一指導思想。從而確定了中國3G的主要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920-1980MHz/2110-2170MHz; 對TDD方式為1880/1920MHz、2010-2025MHz。相應補充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755-1785MHz/1850-1880MHz; 對TDD方式為2300-2400MHz。對衛星移動3G MSS為1980-2010/2170-2200MHz。對目前在800MHz/900MHz頻段及1800MHz頻段的2G/2.5G相應頻帶亦規劃為未來3G前向演進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擴展頻帶,其上、下行頻率使用方式不變。諸如此類,為我國3G 發展使用相應FDD、TDD資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務實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且,應該說,如果TDD的發展非常成功、有效,在3G的擴充頻段范圍內還會有更多的頻譜規劃與分配空間。

(4).實施頻譜有償使用與改革運營執照發放辦法

  涉及頻譜有償使用及頻率分配和運營執照發放辦法,目前大抵上有下述五種典型方式:即單一行政審批指派、拍賣、選美、招標或其混合及修正。一般說來,可根據頻譜塊性質、大小、充裕與否、分配對象數量及其運營資質與規模實力支持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盡可能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地決定相應分配頻率為全國或區域應用, 以及頻率分配方式取用上述方式中的合適的某一種或其組合。根據中國目前對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及期望經營移動通信的有資質運營企業數量快速增加及有限的頻譜資源情況之間存在矛盾來看,單一行政審批手段已不能公平合理及盡可能透明地解決此有限頻譜資源的分配問題,尤其是目前這種微不足道的頻占費形式的頻譜有償使用方式更增加了這種分配難度,亦嚴重影響了頻率再規劃及頻譜有效利用。對此,應密切結合國情,探索合理可行的改革途徑。2001年成功進行的3.5GHz頻段寬帶無線接入頻率分配給五城市試點評選(招標)及2002年由一委二部(計委、財政部、信息產業部)發布的調整公眾蜂窩移動通信網頻占費標準的新規定《計價格[2002]605號》文等均為適應電信新環境的相應重要改革舉措示例。今后,應在此基礎上積極總結經驗,密切結合中國加入WTO后的國內外實際競爭環境與市場需求,創造性地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切實有效的頻率分配與頻譜占用費補償方式,使之更便于管理、又利于執行,并配套以相應監督檢查措施,確保有限的頻譜資源獲得真正有效的使用。

3.2 正確看待3G演進

(1) 對3G的到來應確立基本信心

  根據每一代移動通信啟動、成熟與演進發展過渡的歷史看,結合對3G前后向兼容演進發展軌跡2.5G→2.75G→3G→3G+→4G分析研究,3G推出雖然受到炒作和一系列負面因素的制約而導致普遍有所延后,并且處于2.5G及3G+/4G發展的夾擊之中,然而,3G服務的來臨毋庸置疑!從實際發展情況看,每一代移動通信通常要延續 15~20年左右??紤]其前向兼容演進的開發研究、3G標準的定型穩定與相應技術發展完善均需要一個成熟期,其產品定型也需要一個過程,十分需要通過2.5G來培育3G的市場經營與應用服務模式。今后還會按照類似的模式演進到3G+和新一代全IP方式的4G運行。因此,按照這種正常發展規律, 估計2004年前后3G標準逐步走向完善與定型成熟,2005~2008年左右3G將會進入較成熟的商用階段。所以,大可不必將將".Com"的泡沫效應隨意聯想至3G亦將成為泡沫,而應確立3G必將來臨的基本信心:冷靜處理、積極準備、務實發展。

(2)向3G沖刺的三個要點

 ?、?科學決策是關鍵

  充分汲取以往全球范圍內3G發展中已出現的多方面教訓,充分理解我國政府部門確定發展中國3G及3G產業的科學原則,任何"過熱"炒作,"過冷"悲觀都將于事無補。必須采取"冷靜、穩妥、求實、科學"的態度及實施"積極跟蹤、試驗先行、培育市場、支持發展"基本方針。

 ?、?合理的價格與個性化服務是前提

  參考日本i-Mode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中國國情,正確處理好市場驅動導向與技術驅動支撐的基本關系。特別要注重終端、應用與服務及時配套?,F在看來,對3G應用而言,單一的所謂殺手锏式服務一般并不存在,依然應該將眼光瞄準大眾市場,確定一系列可以滿足不同階層用戶對其內容、位置、時間與服務內涵等不同的需求,處理好整個"產業生態鏈"的共贏合作關系,以先進的技術與合理的價位, 專門裁剪定制各類服務與應用,才能形成各類吸引相關用戶的殺手锏式業務與應用。實際上許多3G服務與現今逐步展示的2.5G服務往往有類比性,并呈現漸變演進發展趨勢。不過這些服務將更豐富、更直觀、更具個性化并且更加實用,例如包括視頻圖象的清晰度、彩色含量、動感等方面。特別應該指出:3G服務一定要有一個廣大用戶能接受的合理、甚至歡迎的價位。因為,在嚴酷市場競爭環境中,維持基本性能前提下通常價位是其第一驅動力,在此意義下,充分利用技術驅動的重要作用,以合理的市場模式找到所謂殺手锏技術才是出奇制勝的真正法寶。

 ?、?3G網絡安全和多模兼容是基礎

  3G網絡的建設從一開始即應充分重視其多模運行與不同網絡間的可互操作性和網絡安全技術,以及系統規劃和及時建設網絡管理支撐手段,并應充分兼顧其向3G+/4G前向演進的可行性 與經濟性。

  總之,從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基本思路看,通信界的共識是前后向兼容演進發展的模式,而非直跳模式。當然,只要市場環境確屬允許及需要這樣做的話,局部區域的直跳模式亦無需排斥。也許鼓勵向全IP的前向發展更為有效。

(3)我國3G的現狀及發展展望

  一方面,從制式標準化工作而言,我國自主提出了TD-SCDMA和LAS-CDMA兩種制式, TD-SCDMA已成為3G TDD模式的國際標準。從 FDD和TDD配套角度看,TD-SCDMA應該成為主流標準。其主要核心技術為實現雙向同步的智能天線及軟件定義的無線電技術和收信多用戶聯合檢測技術。LAS-CDMA,特別是TD-LAS TDD技術,其核心技術為實現零相關窗的CDMA好碼技術。該技術從概念上說會帶來許多覆蓋和容量上的優勢, 雖然未能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但如果能以此核心技術為中心及時完善至整套全IP實用系統,則可望作為第三代移動通信或其性能增強型實際應用,并應積極爭取作為4G的國際標準而努力。同時,應該看到:在嚴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能否取得成功,根本上取決于通信市場和終端用戶(各運營商這一間接用戶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這一直接用戶)的檢驗,以市場驅動導向最終來獲得認可。 當然,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出臺一些必要與合理可行的政策予以支持,這對于一個規模龐大、費用高昂的通信試驗系統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管主觀上如何期望,從研制開發角度應看到:由于它們的后向兼容市場基礎比W-CDMA、CDMA2000差,技術成熟性及制造工藝方面尚需作更多的艱苦努力才行。另外,就FDD及TDD技術而言,它們與W-CDMA及CDMA2000應該有互補性,應該充分利用TDD靈活安排不對稱數據業務、特別是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附加頻帶范圍,有利于靈活進行頻率規劃及充分利用頻譜空隙資源的優勢??紤]到全球同步演進構成配對頻譜選擇的FDD方式往往較為困難,TDD便更有用武之地, 亦更有利于用作將來發展全IP構架的基礎,實現在IP平臺無線信道QoS性能控制的許多新技術采用。毋庸置疑,我們應以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為基點,以國內區域漫游為起點,向周邊及全球應用逐步發展。因此,只要其市場定位恰當,技術先進可行,這些新技術制式在高風險條件下的發展前景應該說依然相當看好。

  另一方面也應該指出,我國在3G/3G+ FDD制式自主知識產權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例如在W-CDMA,CDMA2000 1X及其增強型方面,相關制造廠商已在應用產品開發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我國屬3G+ FDD范疇內的PDMA系統正在穩步開發推進中。在FDD上我國雖然沒有直接提出國際標準,但在按照國際標準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縮短了與國外的差距。

  綜上所述,如何展望3G發展進程,我認為,應該由相關政府計劃部門結合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國內環境實際情況,包括考慮現今2G實際用戶需求持續期、GPRS及CDMA20001X等2.5G在中國實際市場需求與進展,3G市場培育實際狀況,從及與國際環境配合的我國自身制造業的實際進展等諸多因素來綜合確定。目前,根據上述國際標準的完善與穩定、技術與市場的成熟、以及我國GPRS/CDMAIS-95A+及CDMA 2000 1X的現實進展判斷,3G技術試驗及試商用在2004年前后可能會投入,而在啟動商用試驗工作之前一年左右時間內應該完成相應頻率分配及運營許可證的發放工作。這樣2005-2008年左右3G運作逐步進展至成熟并邁向頂峰階段,爾后2008-2012年左右,2G/2.5G較多市場份額將逐步轉移至3G,同時重疊啟動相應3G+ / 4G的技術研發和應用。

(4)3G頻率分配規劃與運營執照發放

  頻率資源是一個甚為敏感的問題, 必須由我國高層行政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才能作出最終決策。目前,僅從一般技術角度及促進市場競爭角度談論一些基本想法:例如,從2GHz的3G核心頻段多媒體業務最佳角度看,理論研究認為一個運營商的最小最佳3G FDD及TDD的運行帶寬組合為15MHz(FDD)+5MHz(TDD);如果按這一思路出發,對目前(及潛在)可能進行分配的2GHz頻段2x60MHz(FDD)+(15~55)MHz(TDD)的3G 核心頻段帶寬而言,從純技術角度看,3-5個運營執照較為合適,而4個則為更容易處理的中值;當然,根據市場競爭需求,若此運營執照數需多于5個,則可借助較多TDD頻譜的處理,包括動用附加頻譜的處理,特別是WRC-2000會議上認同的主要可為我國及其周邊地區運用的2300-2400MHz頻譜協助來處理。由此可見,中國的3G頻譜資源提供問題一般不會帶來太多的困難,關鍵倒是應真正用好用足這些頻譜資源,發揮好這些頻譜資源最大的效益。

3.3 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技術驅動的關系、促進標準化及新技術研究開發

從前,由于未正確處理好市場驅動與技術驅動的基本關系導致的商戰敗跡屢見不鮮。因此、在積極開發新技術的同時,必須首先著力研究市場,把握其走勢。固然,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往往會造就一代新產品,推動市場進一步發展,但新技術有無生命力,歸根結底必須要由市場定位,并接受市場檢驗。在把握好市場導向基本關系前提下,重視新技術研制開發與標準化十分重要,但標準化工作決不能太多停留于紙面工作,而應建立在新技術研制開發的自身基本實力基礎之上,而且必須強調適應市場需求及在市場應用檢驗中不斷完善與更新,這種標準的確立才能切實可行。并能進一步助推技術的繼續發展。

  由此可見,在市場導向清晰的前提下,重視技術驅動的決定性作用非常重要, 這才是嚴酷競爭環境中的制勝法寶。一般說來, 強調"殺手锏式技術"比強調"殺手锏式應用"更為重要、更有實際價值。即使象目前MMS之類火爆應用也罷,技術的完善程度必須得到個性化用戶的認同。而對3G應用而言應該瞄準大眾市場才是最重要的,確定一系列可以滿足不同階層個人對其內容、位置、時間與服務內涵等不同需求專門剪裁定制的各類服務和應用,以建立一種新的3G互聯市場服務與應用模式才會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圍繞2.5G-3G-3G+/4G的寬帶無線,包括寬帶移動在內的演進發展,對形成有效的"殺手锏式技術", 積極跟蹤關注對頻譜/軌道資源有效利用和無線通信業務更新換代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并且具有普遍意義的新技術是十分有益的。事實上,上述CDMA2000 1X EX-DO及DV和HSDPA/HSUPA以及各類增強型TDD的提案均離不開至少下述十項具有普遍意義的新技術,這對發展集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移動通信、寬帶通用無線接入、無線Internet/移動IP等均有決定性意義,并期望得到大家的重點關注:

  ★ 多維信號處理與電磁兼容分析及多維頻率共用技術

  ★ 靈活、有效及可擴展的多維資源管理技術

  ★ 智能天線及分布智能天線技術

  ★ 軟件無線電及軟件(定義的)無線電技術

  ★ 現代編碼/調制及編碼調制技術

  ★ 自適應信號處理及統計檢測技術

  ★ 多媒體綜合業務的多層型工作平臺技術

  ★ 軟交換技術

  ★ 適應IP為基礎及全球個人通信運行的新應用協議與算法和應用軟件的研究及開發應用

  ★ 向全IP演進的OSS/BOSS/MBOSS網絡支撐管理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如明," 論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移動通信的頻率規劃和發展策略",中國無線電管理, No.10 ,pp.4-10, 2001

  [2] Stan Moyer and Amjad Umar , "Impact of Network Converg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 Software ", IEEE Comm. Magazine, Vol.39 , No.1, pp.78~8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 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2002年3 月

  [4] Manuel Dinis , et. al., " Provision of Sufficient Transmission Capacity for Broadband Mobile Multimedia : A Step Toward 4G ", IEEE Comm. Magazine , Vol.39 , No.8 , pp. 46~54.

  [5] 陳如明,"信號、系統與高速無線數字傳輸",科學出版社,2000年


----《西部通信》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_欧美精品成人91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_热久久视久久精品18亚洲精品_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_亚洲色图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网站_中文字幕欧美日韩精品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调教_国产精品久久一区_性夜试看影院91社区_97在线观看视频国产_68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_欧美老女人bb
日韩中文理论片| 亚洲直播在线一区| 欧美猛少妇色xxxxx| 久久噜噜噜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日本高清视频一区| 日韩高清电影免费观看完整| 亚洲精品狠狠操|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91老司机在线| 亚洲天堂免费视频| 日韩av网站导航| 欧美视频二区36p| 日韩精品999|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天堂| 日韩视频免费大全中文字幕| 欧美在线视频导航| 久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香蕉|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区|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久中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亚洲t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内免费精品永久在线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成人免费大片黄在线播放| 成人妇女淫片aaaa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网| 91久久久久久久久| 91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97精品免费视频| 韩剧1988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91麻豆桃色免费看| 欧美成人午夜激情在线|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 一区二区欧美久久| 日本欧美一级片| 91av视频在线| 啊v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成人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性金发美女69hd大尺寸| 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在线播放日韩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xxxx|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懂色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月|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国产免费一区视频观看免费|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夜精品v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日韩av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大师|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 亚洲第一色在线| 九九热精品视频国产| 亚洲人成电影网| 亚洲免费电影一区|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大片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www乱入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全| 91在线视频九色| 国产91色在线|免| 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97免费视|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91精品国产九九九久久久亚洲| 视频在线观看99|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艳片www.17c.com|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综合中文字幕| 成人中心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黑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亚洲视频axxx|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四色影视在线观看| 91久久久国产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热99精品只有里视频精品|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在线精品视频视频中文字幕| 九色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另类精品xxxx孕妇| 成人深夜直播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 久久成人人人人精品欧|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最好看的2019的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人高潮女人毛茸茸|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热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a| 国外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中文字幕| 26uuu亚洲伊人春色| 成人av.网址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同亚洲| 美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看|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av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2024|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成人网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99蜜臀久久不卡二区|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本在线| 亚洲成年人影院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 亚洲人午夜色婷婷| 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日韩有码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区|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的特点| 欧美一区深夜视频| 亚洲激情国产精品|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92看片淫黄大片看国产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韩三级成人av网| 亚洲第一区第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欧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678| 欧美成年人视频网站欧美| 久久成人人人人精品欧|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国产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久久国产精品91久久性色| 性欧美激情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一区三区二区视频|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 亚洲性生活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性欧美办公室18xxxxhd| 国产亚洲欧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