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對廣域網的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廣域網上采用的兩種技術是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本文簡要介紹了SDH和ATM以及實現IP over ATM和IP over SDH所需的協議棧,著重比較了這兩技術在協議開銷、帶寬管理、服務質量(QoS)、尋址選路以及流量控制等技術。
關鍵詞 SDH ATM PPP MPLS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呈指數性增長,對廣域網(WAN)的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特網服務提供商(ISP)正在積極探索各種技術以更好地連接其骨干路由器。常用方法是采用異步轉移模式(ATM)技術,使用155M(STM-1)直至622M(STM-4)的高速鏈路。從而產生了諸多IP over ATM技術,如LANE,CIPOA,MPOA等?! 〉?,由于運營商底層的網絡結構為基于光纖連接的同步數字體系(SDH)(北美為同步光纖網絡SONET),這使得ISP更傾向于IP over SDH技術,以提高帶寬的效率,而不是常規的IP over ATM技術。這兩種方案在業界引起了強烈的爭論。
2 SDH/SONET概要
SDH為物理層技術,用來傳輸和復用,傳輸速率可高達10Gbps,是國際電聯(ITU)標準。而SONET是美國標準委員會(ANSI)的標準,兩者只是在復用機制上有所不同,而其余技術均相似,因此,本文就以IP over SDH為例,以下簡要介紹S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