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H有全世界統一的網絡節點(NNI),從而簡化了信號的互通以及信號的傳送、復用、交叉連接和交換過程,它有一套標準化的信息結構等級,稱為同步傳送模塊(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STM-N。當n=1、4、16時,其最基本的模塊為 STM-1、STM-4和STM-16,并具有一種塊狀幀結構,允許安排豐富的開銷比特(即在網絡節點接口比特流中扣除凈負荷后的剩余部分)用于網絡的運行、管理和維護(OAM)。它的基本網絡單元有同步光纖線路系統或SDH微波傳送系統、同步復用器(SM)、分插復用器(ADM)和同步數字交叉連接設備(SDXC)等等,其功能各異,但都有統一的標準光接口或電接口,能夠在基本的傳送線路上實現橫向兼容性,即允許不同廠家的設備在傳送線路上互通。它有一套特殊的復用結構,允許現存的PDH體系、SDH體系和B-ISDN信號都能進入其幀結構,因而具有廣泛的適應性。SDH還大量采用軟件進行網絡配置和控制,使得新功能和新特性的增加比較方便,適于將來不斷發展。
ATM能支持多種業務曾經是它獨一無二的特點,但隨著IP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硬件的不斷完善,今天的IP已成為各種業務的核心,數據、語音和視頻業務都可由IP承載,ATM的優點已由IP技術取代,特別是當數據的業務量超過語音和視頻時,更顯得ATM沒有存在的必要,況且去掉ATM還可以提高傳輸效率。因此,IP Over SDH應運而生,這一技術也極大的動搖了ATM在廣域網中的地位。
IP Over SDH是IP數據包通過采用點到點協議PPP,映射到SDH幀上, 采用的是高速路由器逐包轉發方式,按各次群相應的線速進行連續傳輸。
優點:省去了ATM層, 簡化了網絡結構,提高了傳輸效率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可以充分發揮SDH技術的各種優點, 如SDH使國際電信互通成為可能,SDH幀結構中安排了豐富的開銷比特,可以加強網絡的運行、管理和維護能力,網絡有很好的兼容性等;將IP網絡技術建立在SDH傳輸平臺上,可以很容易的跨越地區和國界,兼容不同技術和標準,實現全球聯網。在廣電網絡的平臺上IP over SDH適用于省際網絡和省內網絡上的IP傳輸。
缺點:IP Over SDH目前尚不支持虛擬專用網VPN和電路仿真;在所有包交換技術中,ATM的QoS是最好的,它可以做到電路仿真,而IP Over SDH技術只能進行業務分級,不能提供較好的QoS;對大規模的網絡須處理龐大、復雜的路由表,而且查找困難,路由信息占用較大的帶寬。
3 IP Over WDM
隨著傳輸技術的發展,以IP業務為主對網絡的進一步優化設計將是IP over DWDM。
波分復用技術(WDM)是在一根光纖中能同時傳輸多個波長的光信號的一種技術。其原理是:在發送端將不同波長的光信號組合,在接收端又將組合的光信號分開并送入不同的終端,這就意味著,原來只能采用一個波長作為載波的單一光信道,變為數個不同波長的光信道同時在光纖中傳輸,從而使光通信的容量成倍的提高。WDM技術的實現,主要由波分復用器來完成。波分復用器是一個無源光學器件,器件結構簡單,體積小,可靠性高,易于和光纖耦合。WDM系統有三種基本結構,即光多路復用單向單纖傳輸,光多路復用雙向單纖傳輸和光分路插入傳輸。組網靈活,對開發帶寬新業務,充分挖掘和利用光纖帶寬的能力,實現超高速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IP Over WDM通俗的說法就是讓IP數據包直接在光路上跑,減少網絡層之間的冗余部分。由于省去了中間的ATM和SDH層,其傳輸效率最高,節省了網絡運營商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用戶的費用,是一種最直接、最經濟的IP網絡結構體系,非常適用于特大型IP骨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