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互聯網界的權威認為,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周期經歷4個階段,即研究開發階段(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合作伙伴之間進行大規模試驗階段(Partnership)、私有化階段(PRivatization)、商業化階段(Commercialization)?,F在的互聯網以分組交換技術、TCP/IP體系結構為主要技術特征,從1969年的ARPANET開始,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已經處于商業化發展階段?;ヂ摼W發展歷史表明,互聯網技術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它的實驗科學特性,研究成果需要通過建立大規模的試驗網進行實驗和驗證,需要Partnership發展階段;二是它與產業結合的緊密性,從科研成果到實現產業化的發展速度很快,即Privatization和Commercialization兩個階段。以光通信技術為例,從實驗室中拿出的研究成果可以很快轉化為產品,并迅速投入市場,創造了技術發展每半年翻一番的新的“摩爾定律”。
構筑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設備仍然是路由器。路由器的發展沿著兩條主線并行前進,一方面,路由器從原來的傳統計算機技術向分布式硬件線速轉發無阻塞交換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互聯采用的傳輸方式從傳統的串口、以太網接口發展到IP over ATM,IP over SDH,直到目前的IP over DWDM,通信能力不斷邁向新的量級。路由器已不再是簡單完成包的轉發功能,還有能力解決網絡擁塞、時延和服務質量等問題。目前,最具代表性的G比特高速交換路由器是Cisco12000系列產品,系統容量從40 Gbps直到320 Gbps,支持POS,ATM,GE,FE等端口,接口速率從OC-3至OC-48,新近推出的124XX系列支持OC-192的10 G 接口。 此外,有些國外公司已經研制和生產T級高速交換路由器,包轉發速率為37 Mbps,交換速率達到5 Tbps。
通過幾年的研究,我國在下一代互聯網核心技術與純IPv6試驗網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高性能核心路由器及其相關IPv6技術方面,國家863計劃“中國高速信息示范網”專項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項目,研制的高性能核心路由器的背板交換速率達到40~160 Gbps,包轉發率 > 20~40 Mbps,路由表容量達到512 k,接口類型包括2.5 G OC-48c,155 M OC-3,100/1000 M Ether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