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Voice over IP)是一種通過Internet傳送語音信號的技術,目前已經有ITU-T提出的H.323標準以及IETF提出的SIP標準。H.323標準包括H.225呼叫控制信令和RAS信令、H.245媒體控制信令、H.450補充業務信令;SIP標準包括呼叫控制擴展和SDP媒體描述規范。二者實現的信令控制功能基本相同。但H.323采用ASN.1和PER(Packet Encoding Rules,分組編碼規則)的二進制描述,比較復雜,而SIP類似于HTTP和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實時流協議),消息報文均用文本描述, 有更好的功能擴充性,比較簡單[1]。
考慮到在語音業務中,移動用戶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如何實現VoIP系統與無線通信網絡特別是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的互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這種方法實現起來比較簡單,原有的設備無需做出改動。缺點是會帶來“三角路由問題”,增加了呼叫時延,效率比較低。另一種方法是在GSM系統和SIP系統之間配置GSM-SIP網關。GSM-SIP網關必須兼具MSC和SIP UA(SIP User Agent,SIP用戶代理)的功能,在Internet一側,它發送和接受SIP信令消息;而在GSM系統一側,它處理GSM的呼叫信令消息。為了實現這兩個不同網絡系統之間的互連互通,GSM-SIP網關首先必須能正確理解GSM呼叫信令和SIP消息并作出相應的翻譯。例如,當SIP UA發出目的地為GSM網絡終端MS(Mobile Station,移動臺)的INVITE消息時,SIP Proxy Server(SIP代理服務器)根據該消息的字段信息進行消息路由,轉發至下一跳的SIP Proxy Server。當路由至GSM-SIP網關時,該網關必須分析該消息各個字段的信息并重新生成GSM呼叫信令,從而完成呼叫的接續。表1給出了GSM呼叫信令和SIP消息之間的映射。
4.1 物理配置
GSM-SIP網關位于GSM網的GMSC(Gateway Mobile Switching Centre,網關移動交換中心)上,可以作為交換機的IWF(Interworking Function)模塊與MSC位于同一設備之上,即移動交換中心兼具GSM-SIP網關的功能。也可以與MSC分離而成為一臺獨立的物理設備。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