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幀中繼是在分組交換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涉及開放系統互連(OSI)協議的下兩層,即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幀中繼對物理層傳輸線路的性能要求較高,基本上達到無誤碼傳輸;在數據鏈路層,幀中繼采用統計復用方式,通過不同編號的DLCI(Data Line Connection Identifier數據鏈路連接識別符)建立邏輯電路。一般來講,同一條物理鏈路層可以承載多條邏輯虛電路,而且網絡可以根據實際流量動態調配虛電路的可用帶寬。
其次,查看用戶路由器接口的物理狀態。一個接口可以處于三種狀態之一:up、down或Administratively down;“serial x is up”表明接口已經正確連接,“serial x is administratively down”說明接口處于關閉模式,需用“no shutdown”命令來激活,“serial is down”說明路由器和DSU/CSU連接狀態錯,應檢查線纜和路由器的串口。
LMI(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本地管理接口是幀中繼網絡設備和用戶端設備進行連通性確認的一種協議;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數據鏈路連接識別符,即邏輯虛電路的標識,網絡通過DLCI來識別不同的虛電路,DLCI的設置范圍為0-1023。
通過測試可以明確幀中繼網絡一側所采用的LMI類型和所設置的DLCI號,以及邏輯電路的狀態等。對LMI和DLCI測試的目的是要確保網絡設備和用戶端設備設置的一致性。因為只有采用相同的LMI才能建立正常的通信;如果網絡和用戶采用不同的邏輯虛電路DLCI,二者傳輸的數據肯定將無法抵達對方。所以對幀中繼靜態設置信息的測試要雙向進行,確保一致匹配。當協議狀態為“line PRotocol is up”,說明路由器和幀中繼提供商已經正確地交換了LMI信息。如果“line protocol is down”表明行協議沒有啟動起來,要求運營商重新配置故障線路的鏈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