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發展和行業應用在過去幾年獲得了長足發展,我們每次騎乘共享單車、每次用APP繳納水電費、每次遠程查看家中攝像頭,或用手機提前開啟車內空調,都可以切身體會到物聯網帶來的變革。
伴隨今年6月6日我國5G牌照的正式發放,5G時代也正式拉開帷幕。5G+物聯網將構建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將構筑新一代和網絡融合的計算、存儲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則是新一代基礎設施之上的killer app——多種新的技術發展正在共同推動萬物智能時代的到來。
連接和智能將對各個產業帶來深遠的影響,產業與產業、產業內上下游之間的邊界將越來越模糊。萬物互聯、萬物智能將推動越來越多的產業向服務化模式轉型,在各行各業會出現各種服務場景的“運營商”,這一重大變革將重塑各個傳統行業價值鏈,是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重大機遇。
在眾多賦能技術當中,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是構筑萬物智聯體系極其重要的一環。德勤在2018年底推出的Pervasive intelligence一文,很好地總結了邊緣智能給各行業、組織、職能帶來的變革、機遇和挑戰,特此翻譯成中文與各位分享。
通過將AI嵌入邊緣,這些設備“智能”能力將不再依賴于互聯網連接,擺脫了向云端傳輸數據造成的時延。低延遲和連接獨立性將為各種新的應用帶來可能——例如車輛導航、增強現實以及醫療等應用——這些場景通常需要在網絡連接不可得或不穩定的情況下,也提供實時反饋和強大高可靠的性能。
智能設備將使各行各業受益。以下列舉了一些行業應用案例,盡管大部分仍處于開發階段或試點階段,但依然可以看到萬物智能不僅可以重塑企業的運營方式,而且在某些領域可以重塑產業鏈生態。
制造業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配備傳感器和AI能力,使得它們可以安全地和人類協同工作,大大提高了機器人在工廠車間的實用性。這類協作機器人的早期版本主要依靠云端智能,但芯片企業和機器人制造商正在合作將工廠車間或機器人本身具備的計算資源中嵌入AI能力。
這將使得裝配線上的機器人計算運動的運算速度提高1000倍,或者立即響應突發事件,例如承擔另一個出現故障的機器人的任務從而保持生產節拍和防止停機。又如,智能閥可以通過利用附近的智能網關的AI算法,減少化學品泄漏和代價高昂的停機時間。
智能設備模糊了傳統業務的邊緣,能夠幫助于擴大現有市場,威脅傳統巨頭,并改變行業價值的分配方式。以下探討了這些可能性。擴大市場空間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智能設備可以幫助擴大市場空間。例如,采用上述案例中智能倉儲機器人帶來更快的訂單履行和交付時間,贏得一些因為時效性問題不在線上購買生鮮食品的消費者。
協同工作的智能風力渦輪機(參見“群體智能”)可幫助運營方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運維成本,更低的風電價格在許多地區將比傳統能源更具競爭力,對風能的需求可能因此增加。智能監控攝像頭可以自動分析并采取行動,可以將監控攝像頭的市場空間擴展,代替人工來實現視頻內容監控服務。
威脅傳統巨頭各種傳統產品公司可能面臨來自提供智能替代品新進入者的競爭。例如,傳統監控攝像頭,除草劑噴淋設備和工業閥門的制造商恐怕會看到其對產品的需求轉向對更智能的替代品的需求;為傳統產品線增加智能化選擇才是明智之舉。
風控人員需要與產品營銷人員合作,分析智能產品的潛在風險影響。為了使萬物智能發揮其潛力,需要通過技術和運營措施來識別,評估,管理和監控算法偏差,決策準確性和透明度,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方面的風險。還應考慮萬物智能應用的道德規范,特別是在個人權利可能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
萬物智能趨勢對大多數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正如上面的例子所示,影響最終會非常深遠。嵌入AI設備最終將在企業生產和消費者生活中無處不在,實現社會效能和效率全新水平。任何企業都應該現在開始分析萬物智能對其業務和行業的潛在影響,做好準備迎接萬物智能時代機遇和挑戰。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