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Z已經在海外開賣,這次亮相的是國行版。作為一款主打超薄、超強配置、模塊化設計的新品,聯想也是做好了很多周邊的準備工作,才決定在近日上線。
考慮到前有三星Note 7,后緊接著(北京時間8號凌晨1點)就是iphone 7,Moto可謂信心十足。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Moto Z旗艦款和Z Play都會亮相,前者擁有5.2mm的超薄設計,號稱全球最薄的金屬智能手機,搭載驍龍820處理器,采用5.46英寸2K屏,內存組合是4GB RAM+64GB ROM,攝像頭前置500萬+后置1300萬像素,電池容量2480mAh,支持BL SoundBoost音樂模塊、Insta-Share PRojector投影模塊、Power Pack電源模塊等擴展,售價不出意外就是4299元。
至于Z Play,同樣支持拓展,但配置和價格就親民很多,預計是在3000元左右,采用驍龍625處理器和3GB RAM(64GB ROM),電池容量是3510mAh。
下面我么也送上了Moto Z國行的體驗,他們認為這是“網紅臉”時代的一股清流”——
特別到有些驚艷
其實剛剛拿到Moto Z的時候,并沒有給我帶來驚艷的感覺,要非要說驚艷的話,莫過于5.2mm的金屬機身,這要比市面上任何一部手機都要薄的多,拿在手里的感覺非常輕。要知道,這個厚度僅僅比Type-C接口厚一點點。
但過薄的機身也有缺憾,比如Moto Z并沒有配備傳統耳機接口,想聽歌的話目前只有三種方法,第一是使用藍牙耳機、第二是使用自帶的轉接口、第三是趕潮流買個支持Type-C接口的耳機。
另外,Moto Z的攝像頭也是突出的,并且是一塊面積不小的突出,并且閃光燈也集成在突出的攝像頭上,讓Moto Z變成一個看起來非常特別的手機。雖然Moto Z的攝像頭這么大,但其實并不影響握持的手感,“瘦子”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除了背后的攝像頭之外,最令人注意的莫過于機身正下方的方形奇特指紋傳感器,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小方塊并沒有home鍵的功能,而Android特有的三大按鈕都集成在了屏幕里。當然了,小方塊也并不是僅有一個功能,在亮屏狀態下把手指放在上面2秒,屏幕便能熄滅。在實際的測試當中,指紋識別非常靈敏。
Moto Z的揚聲器并沒有放置在常見的機身下方,而是放在了聽筒的位置,聲音效果中規中矩,沒有驚艷但也絲毫不遜色,不過使用外放時聲音直達面門的感覺多少有些異樣感。
這或許正是我想要的Moto
說到Moto一定少不了當年的“刀鋒”,超薄的設計簡直領先了其它手機好幾個時代,而這次的Moto Z超薄的設計有如回到當年“刀鋒”的感覺。
除了保留下來極致的外觀之外,Moto Z最讓我喜愛的應該就是“Moto 顯示”了,它能讓手機在無需喚醒屏幕的狀態下顯示通知信息,當我輕觸對應的圖標即可顯示更多詳細內容,而這一切都是在微光模式下進行的,無須再經過解鎖-查看-鎖屏操作,這對于經常有消息轟炸的我來說,簡直是一種無法言喻的福音。
既然作為Android機型,我們仍然要老生長談一下這款機型的硬件配置。Moto Z用上了主流的5.5英寸AMOLED大屏幕,分辨率直達2K,搭載了驍龍820處理器和4GB的運行內存。在相機配置上,Moto Z厚道地使用了1300W像素 500W像素的組合,并且前后都配置了閃光燈。至于電池,Moto Z的容量為2600mAh,好在支持渦輪快充。
其實對于硬件配置已經過剩的Android陣營來說,選擇高端旗艦機型已經根本不用在乎是什么配置了,肯定不會差。而在實際的體驗中也的確如此,無論是同時處理多種程序還是玩大型游戲,Moto Z并不會給人帶來吃力的感覺,只不過,過薄的機身帶來了續航的短板,但好在Moto還有殺手锏。
超乎想象的模塊化
其實Moto Z除了與眾不同的“刀鋒”外形之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Moto Mods。它的概念和我們看到的Project Ara或LG G5差不多,不同的配件賦予了手機不同的功能,但真的要說哪兒不一樣,應該是Moto Mods更具科技感和品質感。
(圖片來自The Verge)
來自谷歌的Project Ara充滿了科技感,想要什么配置都能通過不用的模塊來實現,但這么科技感的產品顯然并不適用于普通消費者;來自韓國的LG G5同樣為模塊化手機,通過拆卸底部的模塊讓手機獲得更多功能,但給人感覺更多的是噱頭而不是實用。
Moto Mods有揚聲器、投影儀、外接電池、攝像機等4種模塊可選,功能正如你所想到的那樣:讓Moto Z獲得更優質的聲音、1小時不間斷的出色的投影功能、2200mAh容量的電池帶來更持久的續航能力、哈蘇認證鏡頭帶來更專業的拍照實力。而這些配件僅需啪嗒一聲吸附到Moto Z的背殼上即可,不需要復雜設置,也不需要各種連接,就像吃飯那么簡單。
(圖片來自The Verge)
我們到底需要一臺什么樣的手機?
其實在使用了一周Moto Z之后,其實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我們到底需要一臺什么樣的手機?
不可置否的是,我們固然需要一臺功能強大的手機,有著不俗的外觀、穩定清晰的語音功能、極速強大的上網功能、無卡頓兼容性強的系統、直逼單反的拍照性能,以及我們能所希望的一切。
當然我們都清楚,滿足所有要求的手機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存在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這些極致的功能,這也就意味著為這些功能而花費的金錢在不知覺中就浪費了。在我看來,手機的模塊化設計或許將是未來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合理解決方式,而在平衡科技性和實用性上,Moto Z這次顯然走在了前面。
不過,Moto Z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畢竟4299元的售價并不是一般用戶能夠承受的,即便是買了手機,售價并不算親民的Mods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普及。但買手機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以需求為先, 當你真正離不開一項功能又希望它能隨身攜帶的時候,你還會覺得貴嗎?
至少,哈蘇認證的鏡頭已經足夠讓我產生購買的沖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