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全稱USB閃存盤,英文名"USB flash disk"。
對于"世界第一"這個封號,從古至今一直為人們所追逐!"世界上第一個U盤"也無法逃脫這個宿命。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閃存盤。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等公司。
"世界第一"的科朗優盤
據說,U盤首次面世的時間應該是2000年,當時全球共有5家企業銷售自己的U盤。而彼時,關于U盤的專利權之爭,卻依舊相持不下。
國籍是中國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991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
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閃存盤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全球第一個U盤"的桂冠。
由于技術限制,第一代U盤并不像現在這么便捷,而是在任何操作系統下都需要安裝驅動。盡管如此,當時的U盤價格卻也是現在無法想象的:16MU盤價格為1000元。
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隨后,魯文電子有限公司研發了易盤(Easydisk),實現了"無驅"功能。U盤的價格也開始下降,速度也越來越快,漸漸地為大眾所接受。
Easydisk
U盤現狀
現如今,不僅U盤價格日益平民化,U盤樣式層出不窮,U盤信息的加密技術更是節節攀升,其中就包括生物識別技術,需指紋驗證的U盤。
憤怒的小鳥系列U盤
但是,U盤早已不是唯一的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移動硬盤還有大容量手機(比如128G的手機~)等都開始跟U盤搶奪地盤,U盤似乎失去了大批市場。
在云端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云這個概念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云時代的來臨,又會使U盤面臨怎樣的危機?
云端相見
微軟、阿里、亞馬遜等諸多廠商都推出了云技術。隨著微軟Azure的推出,微軟又發布了office 365產品。類似產品相繼涌入我們的視線,其高效、便捷等特點,越來越得到眾多企業的青睞。這樣,U盤似乎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
云技術使我們無需U盤,便可以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打開自己的文件,滿足了移動辦公的需求。U盤,似乎已經被甩在了云時代的后面。
那么在云時代,U盤真的會被淘汰嗎?未必如此。
這里列舉四項U盤仍被需要的原因:
1、并非所有用戶都是互聯網用戶;
2、并非所有寬帶都能支持將文件上傳、下載;舉幾個例子:如果寬帶只能支持100K/S的速度,用戶還會選擇云嗎?如果你有大小為1T的文件需要迅速交付,你還會選擇云嗎?除此之外,目前網絡的覆蓋率仍讓人堪憂;
千萬不要拋棄我~
3、其實還有很多人,喜歡把東西保存在身邊,而不是云上;比如信用卡的出現也曾讓人們以為現金從此可能會被淘汰~
4、安全性尚不能保證;為了防止網絡攻擊,對于關鍵業務或者是機密的情報部門,云端可能還不是最好的選擇。
U盤被淘汰,要走的路程還很長
云的出現,的確為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快捷,但是它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就像信用卡與現金,信用卡為我們帶來便捷,可現金卻始終難以被取代。未來幾年,U盤和云可能會體現為并存互補的態勢。U盤被淘汰,要走的路程還很長。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