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開張之后,我就一直在關注小站的站名“CSS魔法”在搜索引擎里的表現。小站在這個關鍵詞的排名上很快就勇拔頭籌——當然這是意料之中的。但接下來發現,小站在其它一些關鍵詞上的表現也非常突出,譬如“CSS習題”、“CSS練習題”、“Web標準面試題”等等,居然也是非??壳暗?。在發布了 某篇 CSS 教程 之后,“二級導航制作”、“折疊二級導航”等關鍵詞也給小站帶來了少許流量。這些情況倒是令我有些意外,畢竟小站未做刻意推廣或 SEO。
如果要找原因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歸功于良好的 HTML 結構和語義化標簽的運用。在建博之前,小站的頁面均為手寫,力求語義化標簽的合理運用;同時,對頁面頭部的
title
和
meta
信息也做了合理的安排。這其中的要點在于:
正如每篇文章都有其標題一樣,每個頁面都必須擁有
h1
元素,其內容應該是頁面內容的大標題。而且通常頁面
title
也應該包含此信息。這樣一來,
h1
元素和頁面
title
很自然地就包含了站點或該頁面的核心關鍵詞,并不需要刻意地進行所謂的“優化”。
合理地運用
h2
、
h3
等標題元素。對于內容頁來說,它們自然就是文章的不同級別的標題;而對于首頁或功能頁來說,我一般還將它們用作功能區塊的標志元素。
頁面描述的
meta
信息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應包含或概括頁面的核心內容。(不過由于精力有限,本站早期頁面的描述信息采用的是公用的模板。)
Web 標準的優越性已經深入人心了,結構與表現的分離至關重要。在制作頁面時,盡量保證頁面代碼純凈無雜質,避免表格的嵌套和
font
、
center
等純表現的標簽。這樣整個頁面的體積非常輕巧,便于搜索引擎抓取。
還可以在頁面中使用
strong
、
em
、
dfn
等元素進一步強化關鍵詞。似乎這個步驟的重要性遠不及前面幾條,適量使用就好。
做完了這些,搜索引擎自然會對頁面的品質和價值有一個積極的判斷。我甚至在猜測,像 Google 這樣聰明的搜索引擎,會不會對采用豐富的語義化標簽進行編寫的頁面更有好感,從而加大權重?
P.S. 竊喜了一段時間之后,我也很快冷靜下來,小站的優勢關鍵詞還是比較冷門。如果哪天在“CSS”這樣的關鍵詞排名中也名列前茅的話,那才叫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