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盤古和即刻搜索并購的傳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雖然事情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兩家公司在搜索市場真的是回天無力,看著少的可憐的市場占有率,我想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會認為自己在這個市場中堅持下去還存在什么意義。如果真的像傳聞那樣,兩家公司合并后將主營業務轉向其他,到也不失為一種理智的放棄,只不過,就當時的發展環境,兩家公司走到現在這步的確有點可惜。
其實在我看來,盤古和即刻在運營初期都存在機會,特別是政府資源這塊。是很值得利用的優勢。尤其是即刻,背靠人民網這個信息來源的巨頭,即刻完全可以在媒體信息上發力,打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信息渠道,而不用擔心被有關部門請去喝茶。但是兩家公司都過分相信市場對于搜索產品的容納,過分相信政府資源就是一切工作的敲門磚。坐擁這個優勢,即刻和盤古并沒有好好利用,反而是舍近求遠,將發展重點放在了綜合搜索上,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百度和谷歌已經做的相當好,再加上即刻和盤古雖然有政府撐腰,但是苦于沒有實在的流量入口,這才導致運營戰略上的失敗。
再者對于品牌認知度和市場的把控,即刻和盤古顯然也不是很出色。大家都知道盤古的高層來自于空降,而即刻的總經理更是乒乓球前世界冠軍鄧亞萍。雖說鄧在體育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互聯網領域,她還只能說是一個旁觀者。兩家公司的高層領導者都沒有互聯網發展基因,這的確讓產品的運營過程出現諸多的不順。其實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百度的統治力相比現在有過之而不及,任何一個想做搜索的公司都應該從差異化著手,但是盤古和即刻顯然沒能遵循這條定律,而是依靠現有的資源進行網頁綜合搜索的研發,即刻就更讓人糾結了,其聘請的首席科學工程師除了完成即刻的技術問題,還兼職做著云云,而兩者看似完美的合作關系則讓日后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重塑品牌形象其實是盤古和即刻在發展不如意之后應該立即想到的策略,因為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中國用戶中有大多數是不知道盤古的,這對于一個想做搜索的產品來說無疑是一種笑談,當時的盤古和即刻就應該立刻抓住這個“機遇”馬上改變,對互聯網開放做出貢獻,通過對互聯網的實踐探索,利用政府關系,促進中國互聯網的更加開放更加健康,從而改觀其在網民心中的形象,為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但是盤古和即刻并沒有這樣做,即刻到現在還處于動蕩的邊緣,與云云的合作也是漏洞百出,盤古貌似已經放棄了桌面搜索這項業務,轉而將更多的精力投向移動端。如此一來,盤古和即刻算是在桌面搜索上在沒有了翻身的機會,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最后想說的一點,無論大家什么時候去做什么事情都要盡可能的去尊重市場,因為擁有太子黨的背景,盤古和即刻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兩家公司不需要傾聽,不需要業績,以政府資源為切入口很正確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基點,但是做任何事情都以此為榮,為囂張跋扈的資本,我想再牛的資金鏈也不能長久供應下去。盤古與即刻暫且稱之為國企,本應是一個發展的好機會,也擁有者很大的機會,但是卻沒能真正運營下去,我想這其中的原因真的值得搜索界的每一個朋友反思,尊重市場,尊重自己,尊重對手才是成功的關鍵。
以上僅僅是92年賴茅http://www.laimaojiu2.com/站長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歡迎大家點評,謝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