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是一個內存數據庫,比memcache支持更豐富的value類型,新浪微博就使用redis來做緩存。
redis的源碼安裝
2.make test報錯:
cd tcl8.6.0/
cd unix &&
./configure --prefix=/usr /
--mandir=/usr/share/man /
--without-tzdata /
$([ $(uname -m) = x86_64 ] && echo --enable-64bit) &&
make &&
sed -e "s@^/(TCL_SRC_DIR='/).*@/1/usr/include'@" /
-e "/TCL_B/s@='/(-L/)/?.*unix@='/1/usr/lib@" /
-i tclConfig.sh
make install &&
make install-private-headers &&
ln -v -sf tclsh8.6 /usr/bin/tclsh &&
chmod -v 755 /usr/lib/libtcl8.6.so
Redis 由四個可執行文件:redis-benchmark、redis-cli、redis-server、redis-stat 這四個文件,加上一個redis.conf就構成了整個redis的最終可用包。它們的作用如下:
redis-server:Redis服務器的daemon啟動程序
redis-cli:Redis命令行操作工具。當然,你也可以用telnet根據其純文本協議來操作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測試工具,測試Redis在你的系統及你的配置下的讀寫性能
redis-stat:Redis狀態檢測工具,可以檢測Redis當前狀態參數及延遲狀況
現在就可以啟動redis了,redis只有一個啟動參數,就是他的配置文件路徑。
啟動redis
復制源碼包里的redis.conf到/etc
編輯/etc/redis.conf ,修改daemaon no 為daemaon yes ,以守護進程方式啟動進程。
關閉redis
redis配置
注意,默認復制過去的redis.conf文件的daemonize參數為no,所以redis不會在后臺運行,這時要測試,我們需要重新開一個終端。修改為yes則為后臺運行redis。另外配置文件中規定了pid文件,log文件和數據文件的地址,如果有需要先修改,默認log信息定向到stdout.
下面是redis.conf的主要配置參數的意義:
redis開機自動啟動
用這個腳本管理之前,需要先配置下面的內核參數,否則Redis腳本在重啟或停止redis時,將會報錯,并且不能自動在停止服務前同步數據到磁盤上:
vm.overcommit_memory = 1
然后應用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