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選購顯示器時一般都會看到27英寸2k分辨率這樣的詞匯,很多人對此都是似懂非懂。購買顯示器時,去網上看攻略發現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27英寸必須買2k分辨率,還有人說1080P分辨率也夠用。面對眾多尺寸和分辨率不知該如何選擇,頭都大了還沒選好。今天就為大家解釋清楚這些詞匯的意思,讓大家明白顯示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之間有啥關系,做到清楚選機不迷茫,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看完這篇文章你獲得如下知識:
1.屏幕尺寸、分辨率、PPI(像素密度)都是什么意思,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2.多少屏幕尺寸選擇多少分辨率最適合。
01 PPI是什么 如何計算它?
要想選購合適的顯示器,首先需要知道PPI是什么。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縮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像素/英寸,所代表的含義是顯示器屏幕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英寸(Inch)并非面積單位,它是一個長度單位,1英寸=2.54厘米。也就是說,PPI是計算的顯示器對角線上每英寸直線穿過的像素數,而不是每平方英寸的面積中擁有的像素數。
那么屏幕尺寸怎么算出來的呢?其實屏幕尺寸說的是顯示器對角線的長度,這里就運用到初中學習到的勾股定理了,量出來顯示器面板的長和寬,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對角線的長度,再通過單位換算,就得出這臺顯示器的屏幕尺寸了。
”那我為啥不直接拿尺子量對角線長度呢?“
”.....好像很有道理“
了解屏幕尺寸的概念之后,接下來聊聊像素吧。
拿一臺屏幕比例16:9的27英寸1080p顯示器為例,27英寸說的就是屏幕尺寸,1080p則是這臺顯示器的分辨率。
這臺顯示器1080p分辨率的實際含義指的是顯示器面板橫向距離分布了1920個像素點,縱向距離則分布1080個像素點。也就是1920*1080PX。(PX為英文Pixel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像素)。
英文造字直接干脆,新詞的創造往往是在老詞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工而來。Pixel則由 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元素)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所以像素可以理解為數碼產品顯示圖像的基本元素。
“那為什么不用Electronics(電子)或Digital(數碼)和這兩個單詞拼合呢?“
“.......親,你要不喝點水吧?”
回到正題,現在知道這臺顯示器1080p分辨率是1920*1080PX,那么利用勾股定理我們就可以算出來對角線上面有多少像素點(這回您可不能用尺子量了)。之后再除以這臺顯示器的尺寸——27英寸。就可以知道這臺27英寸1080p分辨率顯示器的PPI是多少。
PPI的計算是不是還挺簡單的,這里就簡單演示一下計算過程。
27英寸1080p分辨率顯示器的PPI為82英寸
我們現在知道這臺顯示器的PPI為82了,這個PPI又代表什么含義呢?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部分。
02 顯示器PPI高了有啥好處?
先前我們已經清楚PPI如何計算的,并且知道它的定義是什么了。那它在實際生活中的又該如何應用呢?這就要先聊聊喬老爺子的iPhone4了,當年iPhone4的發布會中,喬老爺子提出了一個概念:視網膜屏幕。它的定義是“PPI300以上屏幕在10英寸(25.4厘米)外觀看時,人眼不會察覺到像素點的存在,屏幕顯示效果就十分細膩,圖像細節也會很豐富。”也就是說顯示屏幕的PPI越高,你看到的畫面就越精細。
“那這臺顯示器才82PPI,豈不是滿眼盡是像素點?”
“寶貝兒,咱看仔細點,在25厘米之內觀看才需要300PPI,誰會把臉貼到27英寸的大屏顯示器上看?“
很少有人這么看顯示器吧
察覺像素點的存在與否,除了屏幕素質本身之外,觀看距離也有很大影響。就拿LED廣告牌來說,遠距離觀看時基本看不出來像素點,但近距離觀看發現密密麻麻全是像素點。而27英寸顯示器因為觀看距離的增加,所以82PPI在實際觀感上也不會全是像素點。
那么要達到27英寸顯示器視網膜級別的屏幕,需要多少PPI才可以呢?首先我們知道27英寸屏幕的最佳觀看距離是70厘米,并且喬幫主在iPhone4發布會上表示,人眼距離屏幕25厘米內需要300PPI實現視網膜屏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