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屏、死機、電腦自動重啟,相信使用過電腦的用戶都遭遇過這類問題(圖1)。不過同樣的癥狀卻可能是由不同問題引起的,電腦中配件很多,不同用戶的使用環境也各不相同,如何排插問題所在呢?即便是專業電腦維修人員也不一定能100%準確判斷每一臺電腦的癥結所在,我們在排查系統不穩定根源時需要的只是一個合理的思路。
電腦升級后的問題
一臺始終正常的電腦,在某次用戶添加了一塊硬盤之后卻出現了問題。具體癥狀表現為Windows中程序無征兆假死、偶爾死機(圖2)。一般這種問題首先應該遵循先軟后硬的原則,檢查Windows本身出了什么問題。比如近期對Windows進行了哪些改動,或者更換了哪些驅動程序,安裝了哪些新的大型程序等等。但實際情況是這臺電腦在出問題前后軟件方面沒有任何大的變動,唯一的差別是增加了一塊硬盤。硬盤有問題?使用工具檢測新硬盤,通電時間和磁盤狀態都正常,確實是一塊全新的HDD硬盤,硬盤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最后將電腦報修后才知道,由于這位用戶使用的是一臺品牌機,其內部電源為OEM電源,并沒有為系統后期升級留出余量。用戶在購買電腦后兩年間先后增加了三塊硬盤,前兩塊還在電源可以接受的幅度內,最新添置的一塊硬盤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別看硬盤小小不起眼,但對于很多品牌機的電源來講也是會不堪重負的(圖3)。
超頻引起的藍屏和死機
不少DIY用戶喜歡購買超頻CPU和主板,使用超頻將CPU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上獲得更好的性能。一般選擇超頻的用戶都對超頻相關知識略知一二,所購買的產品也確實適合超頻使用,現在處理器超頻也比較簡單,根據教學能很容易讓系統穩定。
之前的讀者來信中一個例子就是這樣,他選用了Intel的酷睿i5-2500k和Z68主板,之前一直是在CPU電壓1.25V左右將處理器超頻至4.5GHz使用,這個頻率下處理器的性能超過了目前所有i5處理器的默認性能(圖4)。不過近期問題來了,在這個超頻狀態下用戶在進行游戲時候經常藍屏,有些時候在Windows待機狀態下也有死機現象。用戶選擇稍微調高CPU電壓以求穩定卻沒有任何幫助,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理論上只要CPU電壓和PLL電壓在合理范圍內,并且做好散熱基礎,即便在超頻狀態下長時間使用CPU也不那么容易出現電子遷移問題。就算出現,我們稍微調高CPU電壓也能保持系統的穩定。但這位朋友的情況并不符合,首先他的超頻電壓很安全之前也一直能夠保持系統穩定,近期卻突然頻繁死機藍屏,增加電壓也無法解決他的問題。
進過交流得知,由于近期游戲大作對內存要求愈發夸張,他將系統內存從原來的4GB×2雙條升級為4GB×4四條,這是在最初的來信中沒有提及的。于是回復他內存的頻率依舊保持1866MHz,稍微降低一下內存的時序由原來的9-9-9-24降為10-10-10-27,一切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圖5)。
這位用戶認為增加了兩條與原本內存完全一致的內存條不會產生任何兼容性問題,所以完全忽視了內存導致藍屏死機的可能。實際上在他的系統中內存確實沒有兼容性問題,但是在主流平臺上,將四條內存插滿時候給系統帶來的壓力遠非兩條內存可比(圖6)。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放棄一些內存的時序小參數或者內存頻率,保證CPU的超頻是棄卒保車的策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