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f /q %userprofile%cookies*.*
cookies的作用大家都很了解了,讓我們在論壇、博客、微博等需要輸入用戶名、密碼的地方不需要頻繁輸入的好東西,它的作用不只如此,不少朋友使用“一鍵清理系統垃圾文件.bat”時都把這句去掉了。姑且把它算為誤區四吧?! ?br />del /f /q %userprofile%recent*.*
del /f /s /q "%userprofile%recent*.*"
把這兩行代碼放在一起看。這兩行讓我糾結了很久,我一直以為是自己找到的“一鍵清理系統垃圾文件.bat”有問題,可是在搜索引擎來回翻騰了幾圈下來發現,確實沒有錯……這兩行代碼的作用是一樣的,不過有后一行就夠了,前一行是 多余+無效 。%userprofile%路徑必須加引號才能在批處理中正確識別。此行的作用是刪除最近打開的文檔列表,而把它清空后,就不能快速地從最近打開的文檔列表找到剛剛打開過的文檔,這樣是否方便了電腦的使用,就見仁見智了。此乃誤區五。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刪除IE臨時文件,其實我們只要把IE臨時文件夾的大小設置一個適當的值,通常就可以不用去管它了(推薦100M-200M之間)。
Xiaowo遇到過需要清空它的情況有兩種:
1、打開網頁緩慢、網頁元素無法更新,這是由于IE臨時文件夾磁盤空間設置過大造成的,把其值設置小一些就行了;
2、通過IE瀏覽器看在線視頻時無法緩沖,只要把這個文件夾清空一般就能解決問題?! ?br />del /f /s /q "%userprofile%Local SettingsTemp*.*"
這是最后一個誤區。此行代碼的作用是刪除當前帳戶臨時文件夾中的臨時文件,不過它只刪除了文件,卻留下了許多空文件夾(del命令只能夠刪除文件,不能夠刪除文件夾)。久而久之,臨時文件夾中就留下了大量無用的空文件夾,沒有完全達到清理垃圾的目的?!?br /> 以上特別列出了的六點,就是“一鍵清理系統垃圾文件.bat”中的六個誤區,通過對此批處理的分解后,Xiaowo猜測,作者編寫此批處理時是基于 FAT32文件系統格式。雖然代碼上存在一些瑕疵,但不可否認,在很多人都才剛剛開始接觸電腦的時候(包括Xiaowo),就已經有人編寫出了這么優秀的批處理,作者確實是一個讓人佩服的電腦高手。相信在我寫這篇博客的時候,自認為已經高出當時的自己幾個段位了,而現在的批處理作者必定也還是高于現在的 Xiaowo幾個段位的?! ?br />不過“一鍵清理系統垃圾文件.bat”畢竟是FAT32時期的產物,已經有點不適應現在的Windows系統環境了,希望大家在使用此批處理時,能夠知道它的具體作用,優點與缺點,懂得根據自己的需求取舍其中的代碼。這也就達到Xiaowo寫這篇博客的目的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