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寫了一個hello world程序,一起看看吧:
// filename: main.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lrd!/n"); return(-); }
編譯執行:gcc main.c && ./a.out
現在我們看看在當前shell中返回上一個執行過程的返回值是多少,是 “-1” 嗎?
inuyasha@inuyasha-Aspire-4741:~/桌面$ gcc main.c && ./a.out
hello world!
inuyasha@inuyasha-Aspire-4741:~/桌面$ echo $?
255
啊,結果為什么 "255"呢?調用一個程序, 程序退出-1, 得到結果不是“-1”嗎?
以下引用自:http://www.laruence.com/2012/02/01/2503.html
這個問題簡單的說, 是因為exit或者main函數中的return, 只能使用0~255之間的值. -1 的unsigned值就是255.
那么復雜點的說呢?
我們知道, 在Shell中, 運行一個命令, 一個程序, 都是fork一個子進程(然后exec)來執行的, 而這個程序的退出碼, 被Shell(父進程), 通過wait來收集而后報告給我們的.
pid_twait(int *statloc);
而對于wait來說, 歷史上原因, 他將通過statloc返回一個16bit的interge(現在也有用32位表示的, 但是會兼容已有的設計). 這16bits的interge中, 高8位就是程序退出的值(exit, 或者return), 而低八位表示導致這個程序退出的信號(其中一位表示是否有Core文件產生), 如果程序是正常退出, 那么低八位為0[1].
所以, 如果我們返回-1, 并且因為我們是正常退出, 所以Shell通過wait收集到的子進程退出狀態是:
11111111 00000000
而高八位作為unsigned, 就是255了.
另外, 補充一下, 在Linux的內建Shell命令中, 很多都會遵守一個退出狀態碼的約定, 具體的值對應的意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