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音箱參數術語
2020-07-24 18:59:23
供稿:網友
有些朋友抱怨說,音箱的一些參數或者技術術語實在是看著頭疼。這種情況不僅是在挑選音箱時,還是在看評測文章時都會遇到。要說其原因,還是音箱的這些東西不像CPU、顯卡、內存等能給人很直觀的感受。所以,大家心里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
也是,就拿目前的評測來說吧,參數、技術術語也只是用很少的語言提到。這也是因為,大多數人最想知道它聽起來是什么感覺,并且普遍認為這些是參數和術語很難反應出來的。那么,它們就一點用都沒了么?當然不會!有句話說的好:存在即合理。那這些參數、術語都代表了什么呢?小編就為大家逐一解釋一下。
● 阻抗與靈敏度
阻抗:英文名Impedance,它與我們日常所說的電阻有所不同。在直流電中,我們把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而在交流電中,除了電阻會阻礙電流以外,電容及電感也會阻礙電流的流動,這種作用就稱之為電抗。所以,將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稱之為阻抗(-_ ,其實就是電阻和電抗的合體么~~),其單位為Ω。
音箱常見的額定阻抗有4Ω、6Ω、8Ω、16Ω等。由于目前音箱使用晶體管或集成電路功率放大器驅動的占主導地位,而這類放大器一般都不用輸出變壓器。所以,連接喇叭的阻抗大都也就在4-16Ω的范圍內。而在使用中,我們應按功放要求選擇喇叭的阻抗。
靈敏度:英文名為Sensitivity,它是指每輸入1毫瓦的功率時,音箱所能發出的聲壓級(聲壓的單位是分貝,聲壓越大音量越大),其單位是dB。另外,它還意味著在同等音量下靈敏度高的音箱,能表現更多聲音細節。
由于這兩項參數之間有很多關聯,通常情況下我們將阻抗和靈敏度結合在一起,來判定音箱是否容易被推動。不過好在,目前的多媒體音箱大多都是有源的,一般是不用考慮能否被推動的問題的。
● 分頻器
這個好理解,我們平時所說的X分頻就和它是一個理兒。通常說來,三分頻音箱的性能應比二分頻音箱好。這是因為,三分頻增加了一個中頻揚聲器單元,可使中音更加醇厚。
另外,這樣還可以使三個揚聲器各自分擔的功率減少,從而讓整個音箱可以承擔更大的功率和輸出更大的音量。當然,三分頻音箱由于增加了一個中音單元與一個分頻器,其價格比同檔次的二分頻音箱貴。
● 揚聲器口徑
揚聲器口徑,即指其直徑。低音揚聲器的口徑一般為20-38cm,另外也有60cm或72cm等超大口徑;中高音揚聲器口徑一般為2-6cm,也有大于9cm。
雖然說,低音揚聲器口徑越大低音越渾厚越好,但也是有一定極限的。因為口徑越大,其紙盆在振動時越容易產生變形,從而產生分割振動,引起失真。所以,在注意它大小的時候,還得看下它的設計等其它方面。
● 重量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指音箱的凈重。一般來說,音箱越重質量越好。這是因為,越重的音箱說明其選用的箱體板材越厚實或者其內部的磁鋼越大,而這些都會對提升音質有很大的幫助。
● 頻響范圍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響區間為20Hz-20KHz,目前市面上的音箱幾乎都能達到。但偶爾會看見一些產品的最小頻響小于20Hz,或者是最大頻響大于20KHz。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些無所謂了,反正也聽不見的,因此沒必要宣揚這個。而實際上,頻響區間比這個大的耳機其音質效果會更好。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一直音箱的頻響范圍只能達到20Hz-20KHz,那么它的兩端實際上是其聲音的極限,因此很容易失真。而范圍超出20Hz-20KHz的話,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就在其正常表現范圍之內,聲音會有所保證。所以,通常情況下,大家盡量購買時頻響范圍更大的產品。
另外,現在有些廠商雖然標出了音箱的頻響范圍,但沒有標出其有效范圍。例如:一對音箱標明頻率響應范圍20Hz-20kHz,而另一對音箱標明為30Hz-17kHz±3dB。兩者相比后者似乎沒有前者的頻率響應寬,但事實上,后一對音箱的頻率響應曲線標明了只在±3dB范圍內變化,因此后者比前者好。
參數只能說是測試出來的音箱的一些基本的素質,大家更多關注的則是音箱的實際表現――音質。而常見的音質評價的術語有:音域、音色、音染、失真、瞬態響應、解析力、層次感、低音下潛及彈性等?,F在,我們逐一來看一下。
● 音域
音域,指樂器或者人生所能達到的最高音與最低音之間的范圍。可見,它與頻響范圍是有很大的關聯的。不知道大家如何,反正小編在通常情況下,將音箱能夠正常發音的范圍當作其音域。這樣做的原因是,保證大家能夠聽見最真實的那部分聲音,對于兩端失真的地方該舍去就舍去。不過,實際中音域不并不像頻響范圍那樣用準確的數字來表達,而是靠聽感來描述,這就要考驗大家的耳朵了。
● 音色
音色,簡單說來可以解釋為聲音的“顏色”。它與顏色有些類似,也有冷暖之分,只不過,這個“顏色”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耳朵聽到并感受到的。一般說來呢,說音色比較暖和表示聲音越柔軟,聽著很舒服;而音色越冷則表示聲音太硬或者是太尖銳,聽著背心發涼。除了這些之外,有的時候音色也可以用美、高貴來形容??傊羯憩F出來的是一種美感,可意會不可言傳。
● 音染與失真
之所以將音染與失真放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倆表現出來的聲音都不是真實的。我們現來說下失真,很明顯它的意思就是失去聲音原始的味道,而且這種失去程度比較深。例如,變音、走音都是失真的一種情況。而音染是指在原來的聲音上加上了一些本來沒有的特性,就好比繪畫一樣,多涂染幾筆雖然還是那個顏色但是有深淺之分了。所以,只要在一定范圍內的音染,還是對聲音音質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的。而要超過了這個范圍,那么就屬于失真了。
● 瞬態響應及解析力
另外,我們常常還可以見到解析力一詞,它是指音箱對音樂的細微變化的表現能力。小編認為,瞬態響應應該算是解析力的一個方面,但它更多的是指那種大開大闔的聲音的變化。而解析力則還包括連續、悠揚的聲音在聲音變化上的表現。因此,小編個人覺得將兩者結合起來比較合適。
● 層次感
如果說一款音箱的聲音層次感好,是說它可以將各種樂器的聲音清晰的分離出來。如果說各種的聲音混雜在一起,聽得都差不多,那么就說明它的層次感差。尤其是對愛看戰爭題材影片的朋友來說更是如此,想象下在火爆的戰斗場面中只能聽到爆炸而聽不到子彈聲將會是多么別扭!
● 低音下潛及彈性
由于,多數人比較喜愛低音的,因此有關低音的描述更多了,而最常見的就是低音下潛及彈性。所謂低音下潛,指的是音箱所能回放的最低頻率。如果我們簡單理解的話,可以認為重低音的豐潤程度及延伸感、空間感。就好比潛水一樣,一直在往下潛但又沒有觸底的感覺,這樣的話說明低音下潛比較好。
至于說到彈性,它是比較抽象的,是一種純屬感覺的東西。一般說來,這個可以由鼓點比較清楚表現出來。如果,鼓點有力度不干澀,但又讓人感覺很飽滿,這種低音會讓人聽著很舒服,可以說其彈性比較好。
● 寫在文末
不管是參數還是術語,它們反應的是一個音箱的基本性能,所以大家必須要去了解它們。尤其是在我們無法親自試聽的時候,更要憑它們來主觀判斷一款箱子的好與壞。這就好比去酒店吃飯,當不知道某道菜什么味兒的時候,你肯定會注意它的食材以及好看與否。
當然了,能聽最好,不能聽再把目光放到這些參數、術語的評價上來。這對剛入門的朋友來說,是最簡單也是最便捷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