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復印機出現故障后的檢查與維修步驟:
復印機出現故障后,總有一種是主要的故障,抓住這個主要的故障進行分析,即可找到故障原因和排除的方法,我們一般可通過以下幾條途徑來查出故障的原因并排除之。檢修時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并逐步縮小范圍,最后集中于某一點上。
一、 了解情況
維修機器前首先應認真詢問操作者有關情況,如機器使用了多久,上次維修(保養)是在什么時間,維修(保養)效果如何,此次是什么情況下出現的故障。還要認真翻閱機器有關維修記錄,注意近期更換過哪些部件和消耗材料,有哪些到了使用期限而仍未更換過的零部件。
二、 檢查機器
情況了解清楚以后,即可對機器進行全面檢查,除了機內短路、打火等故障外,都可接通機器電源,復印幾張,以便根據其效果進行進一步分析。對于操作者提供的故障現象應特別注意,并在試機時細心觀察。
三、 準備工具
在對機器進行檢查的基礎上,一般可對故障現象有個大致的了解,即可知道維修時需要哪些常用的專用工具,準備好將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后即可進行檢查維修工作。
四、 機器故障自檢
目前絕大多數復印機都裝有彩色液晶顯示面板,并設有卡紙等故障自檢功能,一旦機器某一部件失靈或損壞,都能以字母數字告訴操作者。比較常見的是故障代碼,如NP系列復印機的故障代碼為“E0~E8等,理光系列則以”U“加數字為代碼,這些代碼一出現分別表示印刷電路板,傳感器、開關、接插件等工作狀態異常,需要進行調整或更換。作為機器的使用者,見到這些故障代碼,應立即停機,關掉電源,請維修人員進行檢修。如果是自己修理,則必須找到與所使用機器型號相同的維修手冊或維修說明書,在書中查到故障代碼所表示的內容,再檢查相應的零部件、電路板或電子元件。
第二、常見“共性”故障的檢修
由于復印機的種類和型號繁多,各制造廠生產的復印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個生產廠家生產的不同型號復印機也不完全一樣。因而在使用中所出現的故障現象還是有一些差別,這里僅對共性的、一般常見的故障及其成因和排除方法加以介紹。
本文中所列舉的故障,對于各種復印機并非一律如此,即使同一故障在不同的類型的機器中,其成因可能并不相同。因此,這里更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思路。(有些故障只要找到成因即知排除方法,因此這些故障的排除方法就不再贅述。)
一、影響復印件質量故障的原因與排除
復印件質量不好是復印機最常出現的故障,此種故障可占總故障率的60%以上,以下是具體故障的檢修與排除。
(一)、復印機復印出的復印件全黑
經過復印后,復印件上全黑沒有圖像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 曝光燈管損壞。首先觀察曝光燈是否發光,不發光時可檢查燈腳接觸是否良好。是否為曝光燈管損壞、斷線或燈腳與燈座接觸不良等原因。
2. 曝光燈控制電路故障。曝光燈控制電路出現故障,檢查各處電壓是否正常,無電壓時應檢查控制曝光燈的電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時更換此電路板。
3. 光學系統故障。復印機的光學系統被異物遮住,使曝光燈發出的光線無法到達感光鼓表面。清除異物。反光鏡太臟或損壞,以及反光角度改變,光線偏高,無法使感光鼓曝光,清潔或更換反光鏡,調整反光角度。
4. 充電部件故障。二次充電部件故障(僅限NP復印法),檢查充電電極的絕緣端是否被放電擊穿,電極與金屬屏蔽罩連通(有燒焦痕跡),造成漏電。
?。ǘ?、復印件全白
復印件全白故障分為感光鼓上有圖像和感光鼓上無圖像兩種情況。
1、 光鼓上有圖像
故障原因與故障排除:
轉印電極絲接觸不良;重新接通。
轉印電極絲斷路;更換電極絲。
轉印電極高壓發生器損壞或高壓線接觸不良;檢修更換高壓發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壓線。
1)、入電壓過低。調整電壓達到要求;
2)、高壓發生器燒壞。調換高壓發生器;
3)、入、輸出線的接點不牢;插牢各接點;
4)、點插錯。正確插好接點。
5、消電電極擊穿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不論是采用直流消電或交流消電的機器,都會發生此種故障,特別是充電電壓過高,空氣濕度過大時,故障更為頻繁 。
拔出此電極,可見其一端或兩端的絕緣端塊內有燒焦的痕跡。此處即是漏電的所在,應更換擊穿的絕緣端塊。如果燒焦的面積小,可用砂紙;小刀等打磨去焦糊的一層,并用透明膠紙貼上,仍可繼續作用。
6、復印綠鍵按下后,第一步供紙不良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首先觀察搓紙是否轉?如果轉動良好而不能搓紙,則檢查:
1).搓紙輪是否臟污、老化、摩擦力下降,如果臟污,可用濃酒精擦洗;如果磨禿老化,可更換新搓紙輪。也可采用土辦法:剪一段橡膠指套,套在搓紙輪上,實踐證明,這是解決搓紙輪摩擦力的有效方法。
2).頂紙板彈簧頂力是否下降,如果下降,就進行調整。
3).紙的裁切寬度是否比紙盒標準尺寸寬;
4).如果搓紙輪不轉,則第一供紙離合器以及第一供紙有關電路可能有問題。
7、第二供紙不良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首先觀察第一步搓紙是否到位,如不到位則先解決第一供紙到位問題;
2、 感光鼓上無圖像
故障原因與故障排除
充電電極接觸不良或電極絲斷路;重新接通充電電極或更換電極絲。
充電電極高壓發生器損壞或高壓線接觸不良;檢修更換充電高壓發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壓線
控制顯影器的離合器老化或損壞;更換離合器。
顯影器脫位或驅動齒輪損壞;重新安裝到位或更換驅動齒輪。
感光鼓安裝不到位;重新安裝。
?。ㄈ?、復印件圖像時有時無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原因在于充電或轉印電極到高壓變壓器的連線或高壓變壓器本身損壞。
排除方法:
檢查時可打開機器后蓋,拆下電極插座。按下復印開始鍵后,用電極插座的金屬部分碰觸機器金屬架,如發現放電燈火現象,證明此電極是好的。如沒有放電打火,則高壓變壓器輸出端不良,需要更換。如果兩個電極插座均有放電打火現象,說明高壓變壓器無問題,而是插座與電極的連接不良,或是電極本身有漏電、接觸不良的現象,應進行修復。
(四)、復印后復印件出現底灰
復印件上有深度不等的底灰,是靜電復印機中一種常見的現象,而且是一個難于解決的問題,復印件上有無底灰存在是鑒別其質量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不足,原因包括曝光燈老化,照度下降;光蓬開得太小,曝光量小。調整曝光電壓、光縫或更換曝光燈;
2. 原稿反差太??;
3. 復印紙受潮;
4. 顯影偏壓過低或無顯影偏壓;調整顯影偏壓、檢修顯影偏壓電路。
2).第二供紙行程開關是否良好,位置是否合適,有否積粉臟污;
3).第二供紙離合器是否良好;
4).掃描臺行程開關中的對位起始微動開關或傳感器是否失效;
5). 紙路當中是否臟污、有異物等。
8、不進紙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輸紙電機不工作;檢查并排除線路及電機故障;
2).搓紙輪沒與紙表面接觸;調整搓紙輪的壓力;
3).搓紙輪老或磨損。調換搓 紙輪。
9、紙盒不能供紙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復印機的搓紙輪大多數靠電磁線圈的動作來控制。檢查時需使機器處于有紙狀態,可用透明膠紙將檢測有無紙盒的開關粘住,使無紙信號不出現,將一小塊紙放在檢測紙盒的光電傳感器上,按下開始復印鍵后,大約1~2秒鐘后,控制搓紙輪的電磁線圈的銜鐵應有吸臺動作,如果無此動作,則應檢查電磁線圈與線路板間的連線接觸是否良好。如果有此動作,則應考慮搓紙離合器內的彈簧是否損壞;生銹,必要時應更換離合器。
10、多張進紙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紙張毛邊粘連。反復搓動紙張、重裝;
2).紙張與紙盒的磨擦力太小。增加紙盒兩側磨擦力;
3).紙裝反。調整紙的反正面;
4).紙的抗靜電能力太差;
5).紙的裁切寬度比紙盒標準尺寸窄的多,壓紙腳沒有起到作用;
6).紙盒壓紙腳角度不好。調整紙盒壓紙角度。
5. 顯影器中載體比例小,墨粉比例過高,造成均勻的底灰,而且比較濃。原因是游離的墨粉過多,載體難以吸附。這時要重新調整載體與墨粉的配比?! ?. 墨粉、載體受潮,電阻率下降,墨粉與載體的帶電性變差,造成顯影效果不良。更換墨粉或載體?! ?. 載體疲勞(包括濕法顯影和干法顯影)使載體對墨粉(或油墨)的吸附能力下降,容易使墨粉游離,而被殘余電位(明區)吸附,產生底灰?! ?. 墨粉與載體不匹配,不為同一機型所作用?! ?. 感光鼓疲勞。清潔或更換感光鼓。 10. 所接機器電源過低,應保證電壓不低于220伏。 ?。ㄎ澹陀『髲陀〖伾?,對比度不夠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感光鼓表面充電電位過低,造成曝光后表面電位差太小,即靜電潛像的反差小。調整充電電位或調整充電電極絲與感光鼓的距離?! ?.復印機工作的環境濕度過大,紙張含水率過大造成?! ?.由于復印紙的理化指標沒有達到要求,如紙張厚度、光潔度和密度等原因造成?! ?.機電方面的原因有:轉印電極絲太臟,粘有墨粉、灰塵、紙屑,影響轉印電壓;轉印電極絲距離感光鼓表面(紙張)太遠,轉印電流太小,不能使紙背面帶有足夠的轉印電荷,影響轉印效果。清潔轉印電極絲或調整轉印電極絲與感光鼓的距離?! ?.顯影器中墨粉不足,無法充分顯影造成顯影對比度不夠?! ?.由于在液干法顯影中顯影液陳舊失效,造成載體缺少或疲勞失效,帶電性減弱,使得顯影不足?! 。陀〖D像清晰度差分辨率低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復印時曝光量過大所致。調整曝光電壓或光縫?! ?.復印鏡頭、反光鏡的聚焦不良的緣故。調整鏡頭與反光鏡的距離與角度。
11、連續進紙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份數控制鈕失靈。檢查或調整份數控制鈕;
2).計數開關失靈。檢修或調換;
3).輸紙離合器失控。檢修輸紙離合器和控制線路。
l2、起始線不一致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時間控制器定時輥間隙不對;檢修控制器及定時輥間隙,
2).輸紙離合器失靈。檢修輸紙離合器。
13、磁刷顯影器不轉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載體過多。調整載體量;
2).顯影器齒輪磨損。更換齒輪;
3).離合器失控。檢修顯影離合器。
l4、顯影質量低下(磁刷)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磁穗不正。調整顯影磁穗;
2).自動供粉失控。調整可變電阻和檢測器;
3).顯影托架小輪不轉。調換小輪。檢修和調換遮板;
4).顯影遮板失效,造成鼓面污染。
5).偏壓過高或過低。調整顯影偏壓至正常值;
6).顯影檢測裝置失靈。干法――檢查載體與墨粉比例的檢測裝置;濕法――檢查顯影劑的濃度檢測裝置。
l5、補粉器失靈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補粉電機失控。檢測補粉電極和控制電路。
2).補粉盒未裝好。重新安裝補粉盒。
3).補粉器內有載體使撤粉輥不運轉。取補粉器清除載體。
3.硒感光鼓工作時間過長表面污染殘留墨粉過多或產生氧化膜。清潔或更換感光鼓。
4.墨粉顆粒太大,顯影圖像表面粗糙,造成分辨率下降。如出現由于圖像發黑而造成不清晰,應考慮可能是顯影器下墨粉太多。
?。ㄆ撸?、復印件圖像濃度不均勻
復印件復印出的圖像不均勻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規則的不均勻;另一種是無規則的不均勻。
A)、出現有規則的不均勻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電極絲與感光鼓不平行,造成轉印電暈不均勻。
2.曝光窄縫兩邊不平行,造成曝光量不均勻。
3.機內有亂反射光的干擾。
4.顯影輥與感光鼓表面不平行;液干法顯影中擠料輥與感光鼓不平行;顯影間隙兩端不等,均會造成上述的不均勻。
B)、出現無規則的不均勻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復印紙局部受潮。
2.曝光燈管、稿臺玻璃等光學部件受污染,影響光反射和透射的均勻。
3.充電和轉印電極絲污染,造成放電的不均勻。為防止此種情況,應經常保持電極清潔使放電均勻。
4.采用熱輥定影的機器,由于加熱輥表面橡膠老化脫落、有劃痕,或定影清潔刮板缺損使輥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跡。
5.搓紙輥上受墨粉污染,搓紙造成污跡。
6.顯影器中黑粉漏出灑落在紙上或感光鼓上。
?。ò耍?、復印件圖像上有污跡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感光鼓上的感光層劃傷。
l6、造成感光鼓(鼓或板)污染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感光鼓疲勞。感光鼓嚴重疲勞則應更換感光鼓; 2).消電電極電壓不夠或消電燈照度不足。調整電壓或調換燈炮; 3).消電電壓過低。將電暈絲向鼓面稍移近; 4).顯影箱內墨粉過多。調整顯影箱內載體,墨粉比例; 5).載體疲勞。調換載體; 6).清潔不良,毛刷時轉時不轉。毛刷板結或脫毛;刮板有缺口或壓力不足;檢修毛刷箱;調整梳松毛刷或調換毛刷;調換刮目相看板或增加壓力; 7).集塵袋子積粉太多。清掃和調換集塵袋。 l7、感光鼓劃傷 故障原因: 1).充電電壓太高或電暈絲離鼓太近造成火花擊穿; 2).刮目相看板(毛刷板結)劃傷; 3).安裝不小心劃傷(或不正確); 4).操作不小心或不當而劃傷; 5).有硬物,如曲嘿針被帶入復印機。 排除方法: 調整充電電壓或充電電暈絲與鼓的距離;調換刮板或毛刷;按要求細心進行安裝;按要求細心進行操作;停機觀察如有硬物取出硬物,更換感光鼓?! 8、定影不運轉 故障原因: 1).定影電機損壞; 2).保險絲(熔斷器)斷; 3).中間輥沒推進; 4).傳動齒輪磨損。
2.感光鼓污染,如油跡、指印、余落雜物等。
3.顯影輥上出現固化墨粉。
4.采用熱輥定影的機器,由于加熱輥表面橡膠老化脫落、有劃痕,或定影輥清潔刮板缺損使輥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跡。
5.搓紙輥上受墨粉污染,搓紙造成污跡。
6.顯影器中墨粉漏出灑落在紙上或感光鼓上。
?。ň牛?、復印件圖像上出現白色斑點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顯影偏壓過高。調整顯影偏壓。
2.感光鼓表面光層剝落、碰傷。清潔研磨或更換感光鼓。
3.由于轉印電極絲電壓偏低,造成轉印效率低所致。
4.復印低局部受潮也可能出現白斑。
?。ㄊ?、復印件圖像表面不光潔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墨粉質量不好,顆粒太粗。
2.顯影器中載體過量外溢至復印紙上。
3.顯影濃度過高,下粉量太大。
4.定影溫度不夠,墨粉未能完全均勻。檢修調整定影溫控電路。
?。ㄊ唬?、復印件圖像定影不好
定影不好是個質量問題,一種是表現為定影不足,墨粉沾附不牢圖像容易被擦掉,墨粉脫落。另一種是定影過度,使圖像線條復粗,分辨率下降,使紙發黃、變脆,其至烤焦。
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
1.定影燈管損壞或接觸不良;加熱絲斷路,造成沒有定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