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第二代帶硬盤的路由器,上市也有一段時間了,基本上也快處于放開銷售的階段了。近日從電商入手一臺,我們來看看這一代小米路由器的表現。
商品實物拍攝:
外包裝,一貫的環保紙盒包裝,簡潔樸素,這方面值得贊揚。
背面有商品規格介紹
規格介紹放大圖
開箱,路由器上蓋直接呈現,運輸保護略顯不足。
前側分格里是電源適配器和一本小小的說明書(藍色),未贈送網線,選購小米路由的盆友們,請自備安全帶。
全部附件,陣容略顯單薄
電源適配器的詳細規格
接口是比較常見的12V圓形,和大部分網件路由器的電源適配器接口相同,就是說萬一電源適配器損壞,可以用其他替代品,只要輸出功率夠
尺寸規格:
純白色厚厚的方磚,造型不做評價,青菜蘿卜各有所愛。
整機的散熱通道就只有左右兩側的通風口,一進一出,說實話,我對于這個路由的散熱能力略表擔憂
后背,俗稱菊花照
單USB2.0接口,WAN*1,LAN*3。
不知道是為了簡潔的外表還是為了節約工序,菊花的設計未能很簡潔的區分WAN口和LAN口,希望以后改進界面友善性。
底部,產品標簽
標簽放大圖
天線設計為不可拆卸式
拆解
擰下底部4個墊腳內隱藏的螺絲,可以很輕松的取下上蓋,入目是一個全金屬的盒子,內臺式機硬盤一個。
硬盤接口線安裝的稍微有點歪啊
內置的1TB硬盤
我拿到的這個是用了TOSHIBA的硬盤,DT01ABA100V,X東上零售價319元。
硬盤下面的隔板設計了散熱通風口
取下隔板,露出散熱風扇和碩大的散熱片
散熱風扇,來自AVC
散熱片上粘了不少防輻射墊條,散熱片直接替代了屏蔽罩上蓋。
IC芯片和散熱片通過散熱膠連通(粉色為散熱膠)
取下散熱膠
通過一個透明的結構件,將LED燈光傳到前面板
硬盤的連接線
天線接口
PCB正面
PCB背面
網線口,全金屬屏蔽罩
主SoC,Broadcom的高頻BCM4709,雙核1.4G
主SoC邊上的運行內存顆粒,來自三星,單顆粒256MB
PCB板載的Flash芯片,單顆粒,容量512MB
5G芯片為BCM4352
2.4G芯片為BCM43217
天線收發芯片方面,5G為SKY85405,兩組
2.4G為SKY2605,兩組
硬盤接口轉接芯片,ASM1060
至此,拆解部分介紹完了。
固件解析
首先為了看一看新一代小米路由能不能換硬盤,我們將路由器裝回去的時候換上了一塊WD的2TB紅盤
路由器通電,電腦連上路由器,自動跳出初始化界面,跟著向導一步一步設置好SSID ,WIFI密碼,管理員密碼,初始化完成。
接著系統檢測到未初始化的硬盤,跟著向導完成初始化硬盤操作
至此,更換硬盤成功,但是代價就是失去了原廠保修,拆機一定會破壞保修的易碎貼。
下面看看設置界面
路由狀態,連接設備,外網速度,資源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存儲狀態可以看到硬盤使用情況
WiFi設置,2.4G支持1-13一共13個信道,5G支持36,40,44,48,52,56,60,64,149,153,157,161,165一共13個信道,信號強度可以設置自動,節能和穿墻三個模式
上網設置,MAC地址克隆,支持中繼模式
安全中心,可以設置MAC地址過濾
局域網設置
系統狀態
最簡單的QOS功能
靜態IP地址
DDNS,目前支持花生殼,3322,dyndns和no-ip
端口轉發
VPN client,可惜還不支持VPN Server
其他的一些設置項
總體上,網頁端的設置頁面美觀,相應速度快,但是缺失一些很常用的功能比如VPN Server和一些高級參數設置比如強制頻寬等。另外也不支持外網通過瀏覽器訪問路由器管理界面。
下面看看手機客戶端的情況,手機端內網和外網都可以訪問路由器
首屏顯示聯機設備
文件管理器,可以讀取下載和上傳文件,并且針對相冊和視頻專門做了分類
小米路由內置迅雷,如果是迅雷會員,下載速度輕松撐爆帶寬。內置迅雷看看和迅雷影院服務,也可以通過搜索找到更多資源,手機遠程可以路由器下載確實很方便,作為一臺專職的迅雷下載機非常的稱職。
工具箱部分,就是小米路由器“比較好玩”的插件部分
下面看看樓主覺得比較有用的APP
路由器設置,僅僅包含了最基本的設置項目
備份手機相冊是個比較實用的功能
智能限速,手機上也可以設置QOS了
路由器部分,可能是小米路由的USB2.0接口的唯一用途了吧,無線打印反正是不支持的。
健康模式,可以設置無線信號的自動開啟和關閉
定時開關路由器
定時重啟路由器,釋放系統資源
迅雷會員一定要打開迅雷云加速,下載速度杠杠的。
有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的用戶,可以打開電視助手,方便訪問路由器中的多媒體文件。
WIFI優化,本意是想通過搜索附件的信號使用情況,優化小米路由的無線信道使用,可惜搜索了一段時間APP就會報錯,希望小米盡快修復這個BUG
購物黨可以在瀏覽器中顯示商品的價格歷史走勢,剁手族的最愛。
還有一些出廠并沒有安裝的APP,time machine,PT下載也都能支持了。
小米路由的手機端可以內外網訪問路由器,同時也增加了電腦端沒有的定時開關信號,開關機,綁定迅雷賬號等功能,但是這些功能為什么不做進網頁設置界面,確實很讓人費解。同時,小米路由宣傳的“多種玩法”,也只能通過手機端APP安裝各種插件,網頁端和手機端很多設置項的分裂,無疑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成本。
性能測試
1)信號測試
使用一加手機,用wifi分析儀在各點記錄信號強度。
測試環境說明房子是高層,面積比較大,紅色五角星為無線路由器安置的部位,藍色數字標簽處為信號測試點房子是辦公用的,密密麻麻的屏風辦公家具,電腦很多,無線信號源也很多(樓上樓下基本上都是公司),環境很復雜,電子設備和辦公家具繁多,信號干擾比較嚴重。
各房大致面積說明:
1:5m*3.8m
2:2m*2.8m
3:3m*2.8m
4:4m*3.8m
5:4.5m*4m
6:8m*5m
測試結果
信號測試表現是我們測試過的路由器中排名倒數的。
2)迅雷下載CPU占用率情況
上海聯通50M光纖,第一代小米路由器在迅雷全速下載的情況下,CPU占用率高達75%,如果下載過程中再打開大的網頁,讀寫路由器磁盤文件以及播放路由器中的影音文件會明顯感覺到卡頓,因此這次我們專門看一下迅雷全速下載時的CPU占用情況
實測下來,新一代小米路由50M寬帶全速下載的CPU占用率不到40%,因此,應付50M甚至100M寬帶的下載任務毫無壓力。
3)內置硬盤的讀寫速度
新一代的小米路由使用了目前最為強悍的1.4G博通雙核處理器,我們自然很期待他的內置硬盤的讀寫速度
千兆有線環境下,讀接近100MB/S,CPU占用率65%,寫接近70MB/S,CPU占用率95%,寫入速度和CPU占用率我們還是有點小失望,這顆CPU明顯還沒有優化到最好的狀態。
使用博通BCM94352無線網卡,無線連接速度866Mbps下,讀40M/S,CPU占用率53%,寫30M/S,CPU占用率62%,同樣是一個失望的成績,希望小米能夠做好后續的優化工作。
4) Nat性能測試
小米路由1代的時候,由于研發的技術不到位,NAT性能只有300M。這次看下二代路由器的NAT性能。
單線程:
10線程:
單線程530M,10線程740M,比起上一代產品,所有進步。
但是,把一顆頂級的CPU只做出這種性能,還比不過入門級的千兆路由,小米的工程師還需努力。
5)無線吞吐量測試
這里使用了一塊和小米路由相同方案,相同規格的BCM94352HMB無線網卡,參與這次測試。
測試結果:
5G單線程:
5G10線程:
2.4G單線程:
2.4G10線程:
5G測吞吐量水平中規中矩,和其他2*2mimo的ac還是有不小差距。(這塊測試網卡曾經跑出過590M的成績)
2.4G就不吐槽了,這個速度上上網頁沒什么問題。如果要下載請使用5G
這里要說明的是:
在2.4G吞吐量測試的過程中,整個書房,包括隔壁客廳和臥室,所有2.4g設備全部失靈(包括wifi無法連接路由,藍牙耳機和手機無法連接),由此可見,小米路由的輻射超標多么厲害。(ps.如果你不想讓鄰居好好上網,用小米路由2.4g滿速下載吧,弄不好鄰居家的無繩電話都跪了)
6)溫度測試
測試選取了路由器最熱的右側散熱孔和底部進行測溫,魔都環境溫度29度的情況下,右側散熱孔36.9度,底部35.3度,散熱情況很好。噪音除了在夜晚能夠聽得到輕微的磁盤讀寫聲,風扇聲音基本上是聽不到的
測試總結,小米路由給了你最強的博通CPU,但是無論信號強度還是基礎的NAT轉發性能和無線吞吐量測試,都比起同類產品有差距,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他的硬盤讀寫速度。雖有絕世寶劍在手,但是卻無法發揮出其實力,小米還需要努力。
總結
新一代的小米路由,對比第一代產品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還遠遠沒有其廣告詞和宣傳語中那般美好,也還沒有能力挑戰傳統路由器廠商的中高端產品。使用了頂級的解決方案,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性能水平,我們相信,這代產品還有很大的優化和提升空間。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