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是向武林網的朋友介紹如何利用CDR繪制絢麗質感的藍色水晶球過程,教程制作出來的效果非常漂亮,難道也不是很大,教程實用性很強,里面介紹了很多的工具使用,對學習者推薦過來,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來學習!
蘋果公司的這個水晶球你一定見過多次。這張是我用重新繪制的。
下面我們開始學習制作:
畫一個圓形,直徑為去掉輪廓屬性,并填充為R63 G106 B205。把這個圓復制一個,縮小壓扁,填充為R187 G255 B254。 [Step01]
注意:你畫出的圖形可能比我的要灰暗,沒那么飽和。這是因為CD默認打開了“顏色校準”的原因。打開“工具——自定義——命令——工具”,找到“顏色校準”工具(Calibrate Colors)[logo01],把它拖出來到界面中任何位置(當然最好是自己定義一個工具欄),你就可以隨時方便地使用它了。
功能釋疑:“顏色校準”是CD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控制工具。通過它,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面向紙面輸出還是Web發布。按下該按鈕,此時為模擬打印和印刷效果,這也是CD默認的設置;按起時,則以鮮艷的屏幕色顯示。在繪制任何圖形文件前,都應該根據輸出要求對其進行先行定義。在10版以后,這個按鈕似乎被隱藏起來,你需要象我講的那樣把它找出來??吹竭@里,你還會覺得CD的色彩管理不如PS和AI好嗎?
混成[logo02]上一步制作的兩個圓形。
[Step02_1] 混成的結果顯得不夠光滑圓潤,這是因為混成步數不夠的。保持混成對象的選中,在屬性欄上把默認的20步改為40。[logo03] [Step02_2]
注意:對于大多數的混成,20的步數已經能夠滿足要求。雖然最多可以達到999步,但是過多的步數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浪費寶貴的硬件資源——在復雜的矢量圖形中,“資源”意味著“性能”和“可能”。
選擇“視圖——簡單線框”,選中混成控制對象的外圓,原地復制它并放在最前面。給它一個線性的漸變填充。 [Step03_1]
選擇交互式透明工具[logo04],應用到圓上,并將“透明樣式”(Transparency Type)改為放射性。改變并且增加控制點如圖所示。 [Step03_2]
通過對控制點的小心調整,現在應該得到一個光滑的明暗調子。
接下來制作水晶球里的“光子軌道”。 畫一個傾斜的橢圓,保持細發線的輪廓。圖中的線寬很粗,只是為了便于表示而已。把橢圓轉化為曲線[logo05]。
[Step04_1] 選擇節點編輯工具,將圖示的兩個點打斷(Break Curve)[logo06]。按下Ctrl+K,將它打斷(Break Apart)?,F在橢圓成為了獨立的兩半,用選擇工具你很容易驗證這一結果。
[Step04_2] 選中橢圓的一半,“效果——藝術筆”(Effects——Artistic Media)[logo07],應用一種兩端尖、中間粗的圓滑筆觸??赡苄枰止⒕€寬改到合適的較小值。單擊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打散藝術筆”(Break Artistic Media Group Apart)。
注意:選中藝術筆曲線容易誤操作選中其它對象,一定要仔細處理,確保是對藝術筆進行的操作} 現在可以刪除被打散藝術筆曲線中的多余控制線。 用同樣的方法處理橢圓的另一半。 將左邊的細長月牙形改為為無輪廓、白色填充,右邊的改為無輪廓、R103 G147 B219。 得到結果如圖。 [Step04_3]
對上一步畫得的兩條曲線應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如圖所示。 [Step05_1]
選中兩條曲線,然后旋轉復制兩次。把三條白色的曲線放在三條藍色的前面。 [Step05_2]
在白色“光子軌道”相交的地方畫一個傾斜的無輪廓、白色填充橢圓,它的尺寸很小。[Step06_1]
選擇交互式陰影工具[logo08]。在橢圓的中心部位開始,向外稍稍拉動一點距離。在屬性欄上做如下調整:下拉陰影方向——向外;下拉陰影不透明度——100;下拉陰影羽化——100;下拉陰影顏色——白色。[logo09] 我們方便地創建了一個光點的自發光效果。 [Step06_2]
復制并改變陰影的顏色、橢圓的大小方向和顏色,得到六個光點。色彩參考值:藍色光點(從左至右)——R135 G216 B250、R199 G239 B255、R168 G228 B253,陰影顏色與控制橢圓一致。 [Step06_3]
呵呵,到現在,水晶球的樣子已經很象那么回事了。接下來是制造夢幻的步驟。 原地復制水晶球的輪廓圓形,并放在所有對象的前面。將其填充為白色。 應用交互式透明工具如圖所示。注意中間哪個控制點是10%的灰度而不是純粹的白色,這樣會顯得更自然一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