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次這樣跟別人介紹自己還是5年之前,2013年的年底蘋果推出了iPad Air,相對前4代作品更窄的邊框設計、更好的屏幕效果都讓Air這個后綴變得分外誘人。
在之后,我見證了Pro這個后綴的誕生,雖然我同樣沉醉于Pro更大機身下的更強性能,但Pro之名也讓我領略了什么叫專業級的價位,與日漸凋零的日常應用。
這5年間,雖然Pro產品線不斷地向上撕扯著平板產品創新應用的戰斗前線,但過往的戰場支柱9.7英寸系列產品線也一直向下降低著平板產品被人接納的準入門檻。
然而這兩條道路,似乎都沒能成為我入手下一臺iPad的必需理由,如今2018款9.7寸iPad身旁擺下的一支Apple Pencil,會成為一上一下之間看似不存在的合力交點嗎?
這可能是你背著老婆能花出去的最大一筆錢了
為了不浪費大家的時間,我盡可能的減少在外觀階段占用的筆墨。
因為它真的和前作沒有任何外觀上的變化,一樣的屏幕邊框,一樣的邊緣倒角,一樣的Touch ID,甚至一樣的按鍵和接口處理。
(大家來找茬:左為4年前的iPad Air2,右為2018款)
位于正面中央的,還是那塊未經全貼合處理的9.7寸視網膜屏幕,在光線較為復雜的場景下,這塊屏幕偶爾會出現影響觀感的情況,另外少了iPad Pro高幀率模式的支持,對比之下部分場景確實不如Pro流暢。
對于那些“不希望自己的電子設備和自己一起變老”的人來說,買到一臺這款iPad會讓你有一種5年時光未曾流逝的錯覺,如此看來,它可能也會是《Yesterday once More》歌迷的心頭好。
在某H開頭的數碼論壇中,總有人調侃外觀設計沒有創新的電子設備可以在購買之后蒙蔽自己不懂電子設備的老婆,這么說來,這可能是你背著老婆能花出去的最大一筆錢了。
A10,AR應用的保證
蘋果的A系列,已經進化到發燒友也犯暈的程度。
友情提醒,2018款9.7寸iPad升級到的A10處理器,正是在iPhone 7上率先亮相的那一款,A10相對于當前iPhone X設備上采用的A11比落后一代,而與當前iPad家族中最強勁的A10X處理器相比,性能要落后40%左右。
在使用iOS主流的性能測試軟件對2018款9.7英寸iPad進行測試之后,我們得到了如下結論:
在GeekBench 4的CPU性能測試中,2018款9.7英寸iPad取得了單核3504,多核5932的成績,單核心的成績雖然略高于iPhone 7 Plus,但是多核心的成績只有當今旗艦設備iPhone X性能的60%。
而相對前作更為迫切的是GPU性能的提升,在3D Mark中,A10的性能已經足夠流暢渲染全屏分辨率下相對復雜的3D場景,Benchmark 4中GPU算力部分的測試也佐證了這一點。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