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中國平板】微軟Surface 3亮相非常低調,沒有舉行發布會、也沒有鎂光燈,就悄悄地登上微軟官網。那天正好是愚人節,很多人都認為Surface 3是微軟的愚人節玩笑。微軟Surface 3推出的意義卻很大,標志著Windows RT系統壽終正寢,也預示Surface重回兩條產品線,走上高低搭配的道路。
微軟Surface 3是小號的SurfacePro 3,采用10.8英寸的屏幕,機身重量622克,厚度為8.7毫米,搭載英特爾x7-Z8700四核處理器。比SurfacePro 3小一點、薄一點、輕一點,性能也弱一點,發熱少一點,沒有風扇噪音小一點,起步價3888元,售價更親民。
在微軟官網介紹中,Surface 3是性能與價格的完美平衡,主要面向學生、父母、移動商務人士三大人群。而Surface Pro3的目的是替代筆記本電腦,定位同樣是便攜辦公。兩者的定位有一定重疊,Surface 3有價格優勢,Surface Pro3性能更強,兩款平板該如何選擇呢?
徹底拋棄Windows RT
微軟Surface剛開始有兩套產品線,一條采用ARM架構處理器,運行Windows RT系統(Surface),定位不是移動輕辦公,而是與iPad抗衡;另一條采用X86架構處理器,運行完整的Windows系統(Surface Pro),目的是代替筆記本電腦。當時,iOS和Android平板發展迅猛,PC市場正在走下坡路,微軟對Windows RT寄以厚望,期望能與iPad一爭高下。
微軟Surface 3
現實是殘酷的,微軟為Windows RT系統傾注全力,然而用戶卻不買賬。主要原因是應用程序匱乏,且無法兼容PC應用,致使Windows RT自推出之日起就備受冷落,后來合作伙伴惠普、戴爾、華碩等均放棄Windows RT系統,只剩微軟和諾基亞在苦苦支撐。
操作界面
進入2014年,全球平板電腦市場行情突變,蘋果iPad輝煌不再,銷量不斷下跌,Android平板銷量也止步不前,以前不受關注的企業級平板和商務平板成為重要增長點。5月份微軟高調發布第三代Surface Pro,而Surface并未迭代。當時有媒體猜測,微軟將舍棄Windows RT系統,同時舍棄Surface(ARM架構)產品線。
64位Windows 8.1系統
緊接著微軟宣布Surface 2無法升級Windows 10,更堅定了媒體的猜測。然后愚人節那天,所有人都感覺被騙了,Surface 3帶著完整的64位Windows 8.1重生。至此,微軟依然是兩條產品線,不過Surface的假想敵已經不是iPad,而是一個輕辦公工具,補充Surface Pro價格過高留下的市場空間。
注:微軟迄今一共推出六款平板,2012年推出Surface和Surface Pro;2013年年推出Surface 2和Surface Pro 2;2014年5月推出Surface Pro 3,2015年4月推出Surface 3。
縮小版Surface Pro3
微軟Surface 3就是縮小版的Surface Pro 3,外形幾乎一模一樣,最大的區別是無風扇設計,背部沒有散熱孔,背部的Suface商標換成了微軟LOGO。小編手中的Surface 3前置攝像頭是歪的,去年小編評測的Surface Pro 3前置攝像頭也沒有裝正,可能只是個例,但讓小編遇上兩回也是醉了,真心為微軟良品率擔憂。(請移步:亮點顯著槽點多 微軟Surface Pro 3評測)
Surface 3正面
總的來說,Surface 3的做工十分精致,玻璃面板與背殼貼合緊密,底部的塑料部分與金屬也嚴絲合縫。Surface 3背部鋁鎂合金背殼經過特殊處理,感覺不出任何金屬的氣息,少了一絲冷冰冰的感覺,觀感和手感都很不錯,細膩溫潤,還不會沾染指紋。
Surface 3背面
微軟Surface 3一體式支架也有些縮水,只剩打開三個角度,基本涵蓋用戶日常使用所需要的角度。平板背面有兩個凹槽,方便支架打開支架打開30度后阻力增大,如果需要更大的角度需在支架中間用力,否則支架容易變形。
支架
三個角度
微軟Surface 3按鍵和接口位置也無太大變化,電源鍵和音量按鍵在機身頂部,右側從上到下依次為Mini DisplayPort、標準USB 3.0、Micro USB 2.0(充電數據傳輸)、3.5毫米耳機接口。
機身接口
商務便攜輕辦公
與Surface Pro 3相比,微軟Surface 3輕一點,薄一點,便攜性強很多。Surface 3重量僅622克,配上鍵盤保護套重量800克左右,再加上電源適配器(輸出5.2V 2.5A)重量還不到1000克,攜帶十分方便。Surface 3充電口是常見的Micro USB 2.0接口,通用性強,外出基本不用帶電源適配器。
Surface 3側視圖
微軟Surface 3采用x7-Z8700四核處理器,性能均衡功耗低,發熱量小,所以可以果斷舍棄風扇,也不需要散熱孔,所以機身厚度為8.7毫米。比Surface Pro 3薄了0.4毫米,輕100多克,相對來說更外出攜帶更方便。
Surface 3側視圖
小編就經常出差,帶筆記本電腦十分笨重,所以經常帶Windows平板電腦,已經成為習慣。Surface 3相對Surface Pro 3來說更便于攜帶,至于性能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出差只是處理簡單的工作,對性能要求不高。Surface 3還有充電方便,續航時間長的優勢,明顯比Surface Pro 3更值得購買。
屏幕顯示
兩者屏幕之間的差異也可以忽略不計,Surface 3屏幕為10.8英寸,分辨率為1920×1280像素,屏幕比例為3:2。Surface Pro 3屏幕為12英寸,分辨率2160×1440像素,屏幕比例同樣為3:2。
專屬配件有點貴
微軟Surface 3有三個專屬配件,售價988元的多彩鍵盤保護蓋、售價388元的N-trig手寫筆、售價1488元的擴展塢。鍵盤保護蓋是必備的,需要付出988元,也就是說想擁有Surface 3至少付出4876元。
鍵盤保護套
微軟Surface 3鍵盤保護蓋(Type Cover)按壓手感能很不錯,盡管為保證超薄鍵程非常短。Type Cover外接鍵盤通過磁力吸附到平板上,吸力足以支撐平板的重量,有背光,暗光下使用更從容。
鍵盤保護套
微軟Surface 3擴展塢更像一個接口擴容器,周身接口十分豐富,包括USB3.0×2、USB2.0×2、網線接口、mini DP、3.5mm耳機接口、電源輸入接口以及安全鎖孔。
擴展塢
微軟Surface 3專用手寫筆(需單獨購買),書寫感受上與普通的筆一樣自然順暢。不過手寫筆很粗,無法與平板合為一體,攜帶略有不便,可以吸附在擴展塢左側。
手寫筆
手寫筆特寫
N-Trig手寫筆側面有兩個按鍵,在不同的程序中作用不同。頂部紫色按鍵為One Note快捷開關,且只能打開One Note,功能不能定制。目前手寫筆的專屬應用還較少,所以實用性不是很強,在PC界面毫無用武之地。
手寫應用
全副武裝
性能足夠用/總結
性能方面,微軟Surface 3采用英特爾Atom x7-Z8700四核處理器,主頻為1.6GHz,基于Cherry Trail的四核架構以及14納米制程工藝,內建英特爾第八代圖形處理芯片。x7-Z8700為英特爾性能最強的移動處理芯片,性能很強悍。
Geekbench 3性能測試
微軟Surface 3共兩個版本,2GB運行內存+64GB存儲空間售價3888元,4GB運行內存+128GB存儲售價4688元。小編手中的評測機為高配版,Geekbench 3性能測試成績為3186分,魯大師性能測試軟件成績為72483分。
魯大師性能測試
微軟Surface Pro3平板用Geekbench 3測試成績約在5000分上下,而英特爾上一代移動芯片Atom Z3000系列Geekbench 3測試成績2000-2500分之間。由此可以看出,微軟Surface 3性能與Surface Pro3還有一定差距,比市售主流Windows平板性能強許多。
視頻
微軟Surface 3性能足以勝任720p、1080p高清視頻播放,4k超高清視頻也不在話下。唯一的遺憾是其屏幕比例為3:2,而絕大多數高清視頻資源為1:1.8,所以播放時屏幕會有兩個大大的黑邊框。
微軟Surface 3適宜外出攜帶,勝任簡單的文檔、郵件等工作,PS、Firework、lightroom等專業辦公軟件也能勝任。比較熱門的穿越火線、LOL、魔獸世界也能勉強運行。畢竟是低電壓處理器、也沒有獨立顯卡,所以不要奢望Surface 3能變身游戲機。
遠景拍攝樣張
微軟Surface 3采用350王像素前置攝像頭,800萬像素主攝像頭,主攝像頭支持1080p高清視頻拍攝,硬件屬于主流水平,完全能滿足視頻聊天、日常拍照等使用需求。微軟Surface 3不支持自動對焦,成像素質并不高,唯一的優點是成像穩定。
室內拍照樣張
總結:
與Surface Pro 3相比,微軟Surface 3輕一點,薄一點,價格實惠許多。采用x7-Z8700四核處理器,性能均衡功耗低,發熱量小,所以可以果斷舍棄風扇,也不需要散熱孔。機身厚度為8.7毫米,比Surface Pro 3薄了0.4毫米,輕100多克,相對來說更外出攜帶更方便。如果小編購買更傾向于Surface 3,因為小編只需要一個出差寫稿的工具,其他時間基本不會使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