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是向武林網的朋友介紹利用3DSMAX渲染客機墜毀雪地的逼真場景。教程制作出來的效果非常不錯。難度不是很大。推薦給武林網的朋友,一起來學習吧!先來看看效果截圖吧!
使用軟件:
3ds max, mental ray, photoshop & after effects
介紹:
這個項目的想法來自于觀看電影《金色羅盤》期間,影片中所擁有的冰塊與積雪的場景非常的令人印象深刻。我添加了我喜歡舊飛機這一細節,并且開始拓展了思路。
很長一段時間我希望創作一個擁有復雜冰塊與積雪的場景,但是對于這個想法來說我有很大的困難也是事實,我將永遠看不到積雪了。在看過電影以后我繪制了一個場景的草圖,并且以草圖的定義,我制作了簡單的模型來用于引導工作的進行。(插圖1)
接下來我開始了創建過程以及材質的合成工作并用于場景之中。盡管這個任務進入了另一個階段,但是我決定繼續這件事情的最初階段,因為這個工作的主要焦點其實集中在材質(表現)上。(插圖2)
積雪的材質可以在插圖3中看到。
插圖4顯示了冰塊的材質。
巖石的材質可以在插圖5中看到。
合成2兩個材質:
基礎材質的合成(我們將稱材質接收到的一個積雪圖層為基礎材質)是通過使用了 blend (材質)著色器然后用 falloff 貼圖,利用 world z 技術來作為遮罩混合兩個材質來完成的。
著色器 top/bottom(材質)也可以用來混合材質(它可以替代 world z 技術)。不過為了更好的置換效果我使用了 3d displacement 選項。這個(貼圖)不能用在 arch&design(材質)著色器內(用于建立基礎[形狀]以及積雪材質)進行使用,因此著色需要放置到 mental ray (材質)內,利用材質到著色器的選項來制作(兩者間的)連接。
正如我有兩個不同的材質以及兩張不同的置換貼圖一樣,這里也同樣需要混合基礎(材質)以及積雪材質,我選擇了 falloff(貼圖)內的 world z 技術來替代top/bottom (材質)選項。這是因為在 falloff 貼圖內它有兩個(貼圖)通道,可以對應各個置換貼圖。另外在 blend 著色器中,使用了同樣的 falloff 貼圖來作為遮罩。
讓我們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插圖6)。
建模:
地形模型是在 3ds max 利用比如 noise 以及 displace 修改器,這類簡單的資源建立的。
在制作了簡單的雕塑基礎之后,網格被子細分(subdivide)后用來接受 noise 修改器。
在使用了 noise 修改器之后,拖拽并拉伸了網格,為了完成新的細分同時使用置換修改器依照紋理來變形網格,我為物體執行了貼圖操作。
最后我建立了新的細分來使網格脫離一致性。
有了這些,網格變得十分粗糙(也指面數多),所以現在我擁有了我想要的形狀,我使用多重分辨率修改器來優化網格。當仍需要保護貼圖(坐標)的時候這個選項優化了網格(用插圖7的情況舉例來說,網格從 53000 個頂點減少到了 5300 個頂點)。
現在我可以把網格轉換為 editable poly 了。對于使用 3ds max 2010 的人來說,功能 quadrify(四邊化)可以用來糾正網格并且移除三角形面。對于使用舊版本的人來說,同樣可以使用 polyboost 來達到這個目的。
現在模型已經準備好了(插圖7)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