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講述的都是大家一看就可以領會的功能,比較復雜難懂的功能我們會在后面做單獨的詳細講解。
現在有些人一味的追求高版本,有些人則認為弄那么高版本沒什么用,反正也用不上。實際上這兩種想法都有些偏激,我們應該打下堅實的基礎,但也不能過于保守,話說"技不壓身",懂的多些總是有好處的。
貼圖及貼圖坐標丟失對話框的改進 我們都知道在3Ds Max中當打開一個場景時,如果其中的物體缺少貼圖坐標或材質中的貼圖找不到時會彈出一個警告窗口,讓用戶選擇是繼續還是退出,渲染時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這個窗口在max7中有了一點小小的改進,就是在窗口的下方多了一個復選框(如圖01所示),勾選此項的話以后缺貼圖或貼圖坐標也不會再彈出窗口了,在我看來這個小改進相當不錯,因為那個窗口老是彈出來確實很煩人,還有一些不太常出現的窗口中也加入了這個復選框,大家在以后的應用中一看就會明白了,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圖01
ctrl+~:關閉全部活動窗口 這是一個快捷鍵,它的功能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按下此快捷鍵,可以將打開的活動窗口全部關閉,再按一下可以將剛才關閉的窗口再次打開,如此舒服的鍵位設置,看來我們以后用它的頻率將會很高。
Object Display Culling(物體顯示的剪切) 這是一個用來加速視圖交互速度的功能,它的作用就是將不重要的物體在進行視圖操作時隱藏起來或是以邊界盒的方式顯示以加快視圖刷新速度,這些視圖操作包括視圖的放縮,旋轉和平移。這個有點類似于Adaptive Degradation功能,不過相對于它的全部顯示為邊界盒,我們要了解的這項功能更先進一些。
可以在views菜單里激活這項功能,也可以按下快捷鍵Alt+o(字母)來快速激活。當然這項功能并不是打開和關閉這么簡單,而是可以按照我們的意思自己進行設置,單擊界面右側的工具標簽面板然后單擊more按鈕,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Object Display Culling,下方會出現設置卷展欄(如圖02所示),下面我來講一下具體的設置方法。
首先選擇Enable復選項,這是一個開關項,表示物體顯示剪切被激活;接下來的這項比較重要,Target Framerate(目標幀速)是我們要保持的視圖交互速度,它的大小決定了有多少物體將被剪切掉,由于視圖的交互速度與每個人的電腦顯卡檔次息息相關,所以大家可以反復試驗一下,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數值;選中Self-Adjust Framerate(自行調節幀速)項可以在達不到設置的目標幀速下,系統自動降低幀速;Affect Scene Xrefs(影響參考場景)此項的勾選決定物體顯示剪切是否影響參考進來的場景;在卷展欄中間顯示的是被剪切的物體數目信息;
最后的區域是確定被剪切物體的顯示狀態,要么被隱藏要么顯示為邊界盒;單擊Close按鈕可以將當前的設置關閉。最后還有一點要補充的是,場景中當前被選中的物體總也不會被剪切。
圖02
新增Edit Ploy修改 以往我們要編輯多邊形物體時,都要將其先塌陷成可編輯多邊形。現在max7中加入了Edit Ploy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不塌陷物體的情況下直接應用Edit Ploy修改了,非常的方便。由于它與Editable Ploy功能相似,所以在這我只講解一下它特有的功能,其余更詳細的我會在介紹Editable Ploy時進行更細致的說明。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項特有的功能,任意創建一個物體,并賦予其Edit Ploy修改,打開Edit Ploy Mode(編輯多邊形模式)卷展欄(如圖03所示),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建模模式,這種模式與我們平時的操作沒有什么不同,可以使用該修改下的全部工具;還有一種是動畫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可以將操作過程記錄為動畫,不過在動畫模式下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有效,不能用的功能為灰顯狀態,記錄動畫的操作也非常簡單,首先選擇動畫模式,保證自動幀或設置幀按鈕按下,然后進入子物體級對物體進行操作,操作過程就會記錄為動畫了。
圖03
新增Ploy Select修改估計是為了比較配套,max7中相應的增加了Ploy Select選擇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方便的進行多邊形子物體級的選擇了。文件加載尺寸匹配的改進我們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當打開一個新場景或合并一個場景時,如果尺寸不匹配的話,會彈出一個尺寸匹配對話框(如圖04所示),上面有兩個復選項,以前的版本默認的是第一項,就是通過改變文件中物體的比例來適應系統的比例換算,這樣的話打開的場景要么過大,要么過小,非常的不方便;max7中將默認項改成了第二項,就是直接采用打開場景的尺寸換算方法,這樣打開文件后進行視圖操作時會有非常滿意的效果。
圖04
對MPEG格式的支持Max7中增加了對mpeg格式的支持,我們可以輸入mpeg格式作為貼圖,但目前還不能支持對mpeg格式的輸出。
以上就是3ds max7新增及改進功能詳細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