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新電池的使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觀點:“才買的新電池里都會有3%的余電,把電池里的余電用盡,直至關機,然后再用外接電源充電。充電時間一定要超過12小時,反復做三次,以便激活電池。”
這種觀點究竟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呢?其實現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都已經不用那么麻煩的去激活新電池了。這是因為現在多數品牌的電池在出廠的時候已經完成了激活的工作,筆記本電池出廠時帶的少許電量是為了避免自然損耗給電池帶來損害。電池的激活應該是在沒有保護電路的情況下進行,可鋰電池電路本身帶有保護電路,這塊電路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電池的過度充放電,一般電池在充滿以后,充電的指示燈熄滅時候,電池就充不進電了,那么你再把電源插頭插在上面對電池進行充電還有什么用呢?
可以從電池的狀況上就能看出電池有沒有充電,另外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判斷出電池有沒有在進行充電,電池充電的時候都會有發熱現象,當電池充滿后一個小時(電源插頭不拔),你再去試試電池,看看電池還熱不熱?結果肯定是冷冰冰的,因為電池不在充放電狀態當然不發熱。
筆記本廠商在出廠時都會建議讓新電池充電10小時以上。可能就是這句話讓有些用戶產生了第一種錯誤的觀點,筆者對此的看法是,應該是筆記本廠商考慮到有些新用戶在新電池使用時候并不能完全掌握充電技巧,干脆直接讓他們充十個小時,所以這應該是商家的權宜之策。
電池保養知識之二:充電放電有講究?
一般的充電池都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儲存電子能量的,因此它的容量就有可能因為溫度、未使用時間的長短、負載環境以及使用次數而受到影響。 我們一般會得到這樣的建議,電池使用應該每次都將電量全部用完后,讓筆記本電腦耗到自動關機再充電,每次都必須充滿。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一般都是當電池用到電腦提示需要充電時再進行充電,當然提示的時間可以自己設定,默認是到3%。不管筆記本使用鋰電還是鎳氫電池,這些電池都是具有記憶效應的,鎳氫電池具有記憶效是很明顯的,但鋰電同樣也會有記憶效應,只是它的記憶效應比鎳氫小一些罷了。關于鋰電沒有記憶效應的說法,只不過商家不負責任的夸大廣告行為,完全是錯誤引導。那么既然電池具有記憶效應,那充電的時候就應該注意點,盡量用完再充,不過也不必刻意的說一定要用到電腦自動關機,這樣用起來雖然沒有什么壞處(因為筆記本電池具有充放電保護,一般筆記本自動關機還達不到電池放電保護的標準),但你感覺這樣不累嗎?其實低于3%充電這種方式就很好,記憶效應肯定會有的,比起自然損耗來說,應該算不了什么。
建議你每隔幾個月對電池進行一次深度放電以優化電池的性能。具體做法就是用電池供電,一直使用到電池容量為0%(這時系統會自動進入休眠或待機狀態,根據BIOS中設置不同)。然后接上交流充電器一直充滿到100%為止。
貼士:一般都是當電池用到電腦提示需要充電時再進行充電,當然提示的時間可以自己設定,默認是到3%。
正確的完全充放電方法是,首先在Bios中關閉節能選項,然后在Windows“電源使用方案中”的所有都選成“從不”,在“報警”選項中的所有鉤去掉,當電量剩約5%時即重啟電腦,在屏幕顯示自檢信息時按鍵盤Pause鍵暫停,然后關閉屏幕讓電池在低電流的情況下放電直到自動關機再充電,一次完全充電即完成。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