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_syn_retries :INTEGER
默認值是5
對于一個新建連接,內核要發送多少個 SYN 連接請求才決定放棄。不應該大于255,默認值是5,對應于180秒左右時間。(對于大負載而物理通信良好的網絡而言,這個值偏高,可修改為2.這個值僅僅是針對對外的連接,對進來的連接,是由tcp_retries1 決定的)
tcp_synack_retries :INTEGER
默認值是5
對于遠端的連接請求SYN,內核會發送SYN + ACK數據報,以確認收到上一個 SYN連接請求包。這是所謂的三次握手( threeway handshake)機制的第二個步驟。這里決定內核在放棄連接之前所送出的 SYN+ACK 數目。不應該大于255,默認值是5,對應于180秒左右時間。(可以根據上面的 tcp_syn_retries 來決定這個值)
tcp_keepalive_time :INTEGER
默認值是7200(2小時)
當keepalive打開的情況下,TCP發送keepalive消息的頻率。(由于目前網絡攻擊等因素,造成了利用這個進行的攻擊很頻繁,曾經也有cu的朋友提到過,說如果2邊建立了連接,然后不發送任何數據或者rst/fin消息,那么持續的時間是不是就是2小時,空連接攻擊? tcp_keepalive_time就是預防此情形的.我個人在做nat服務的時候的修改值為1800秒)
tcp_keepalive_probes:INTEGER
默認值是9
TCP發送keepalive探測以確定該連接已經斷開的次數。(注意:保持連接僅在SO_KEEPALIVE套接字選項被打開是才發送.次數默認不需要修改,當然根據情形也可以適當地縮短此值.設置為5比較合適)
tcp_keepalive_intvl:INTEGER
默認值為75
探測消息發送的頻率,乘以tcp_keepalive_probes就得到對于從開始探測以來沒有響應的連接殺除的時間。默認值為75秒,也就是沒有活動的連接將在大約11分鐘以后將被丟棄。(對于普通應用來說,這個值有一些偏大,可以根據需要改小.特別是web類服務器需要改小該值,15是個比較合適的值)
tcp_retries1 :INTEGER
默認值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