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工作聲音怪異
值班的時候有一位網友詢問我們,自己的電腦在打開、運行或拷貝某一文件、程序時,硬盤的操作速度相比以前變得很慢,并且長時間反復讀盤,然后出錯,或Windows提示“無法讀取或無法寫入文件”,嚴重時出現藍屏等現象,打開機箱時可以聽到硬盤讀寫的聲音由原來的“嚓嚓”的摩擦聲變為不正常的聲音。
使用系統下的硬盤掃描時出現紅色的“B”的標記,格式化硬盤時,到某一進度停滯不前,最后報錯退出。對硬盤用“Fdisk”命令進行分區時,到某一進度會反復進進退退,不能完成,詢問朋友后得知可能是硬盤出現了壞道,但是不知道可不可以修復。
針對以上情況,小編認為,首先這位網友首先應該確認硬盤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方法很簡單,使用啟動盤啟動到DOS下,執行“scandisk x:”(X為盤符),Scandisk程序便會檢查硬盤,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選擇“Fix 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么硬盤就有了物理壞道。
邏輯壞道,小問題
對于物理壞道,我們應采用隔離的辦法,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防止壞道進一步擴散為目,對于邏輯壞道,我們可以嘗試修復一下,看看能不能解決問題,邏輯壞道的修復相對簡單,我們自己就可以進行了。
正常啟動后回到Windows下,進入“我的電腦”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硬盤,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工具”→“開始檢查”就彈出“磁盤掃描程序”,選中“完全”并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單擊“開始”,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
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盤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盤啟動盤啟動電腦后,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注:*為要掃描的硬盤盤符),回車后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盤分區進行修理,對于一般的邏輯壞道,以上方法基本上都是可以修復的。
損失空間,求穩定
如果是物理壞道的話可能要麻煩一點,但是如果硬盤還在保修的話,我么可以直接去找銷售商解決,如果已經沒有質保,那么就需要我們自己動手了,最常見要數分區魔術師軟件修復了。通過對硬盤的重新分區,隱藏有物理壞道的硬盤空間,對其實行隔離。
具體的作法:啟動PM,選中“Operations”菜單下的“Check”命令,對硬盤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后,選中“Operations”菜單下的 “Advanced”→“bad sector retset”,最后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區,再通過“Hide partiton”命令將分區隱藏。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首先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先把有用的資料考出來,然后把硬盤先用FDISK分成一個盤,再用format進行格式化,當碰到無法修復的壞塊時面對format總是試圖修復,這時記錄下進行的百分比.然后按CTRL+BREAK強行終止任務,用磁盤總容量×百分比,得出這部分正常的磁盤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