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詢問:如何在一臺計算機上配置多個硬盤呢?
分析解答:連接多塊硬盤,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 硬盤的連接
硬盤連接是指硬盤與計算機主板通過IDE接口通過數據線的連接,一般的硬盤數據線上有三個接頭①、②、③,其中一個邊帶有紅線。
①、③接頭不分,其中任意一個都可以與主板或硬盤連接。目前的大多數主板都帶有兩個IDE接口,即IDE1、IDE2。
而BIOS最多支持四塊硬盤。我們以連接四塊硬盤為例,將③端口連接在主板上的IDE接口上,紅線邊向著主板IDE接口上標有"1、2"字樣那一段。①、②兩個端口是用來連接硬盤的。
這樣,四塊硬盤就可以連接在主板的兩條數據線上。但這樣的連接是不行的。要注意的是:計算機的啟動盤一定要連接在主板的IDE1接口上,而且,連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的兩塊硬盤要由"主"、"從"之分。區分硬盤"主"、"從"是對硬盤的跳線設置。下面來介紹硬盤的跳線設置。
二 硬盤的主從設置
在一根IDE接口線上連接的兩根硬盤的設置是不同的如:
端口連接的硬盤應設置成主盤(Marter);
端口連接的硬盤應設置成從盤(Slave);
這樣,計算機才能正確識別兩個硬盤。其設置方法依據不同類型的硬盤設置方法不同。以Quantum850M硬盤為例,在硬盤的電路板上有三個跳線開關,分別標有SP、DS、CS。若將DS用跳線連接起來,則該硬盤被設置成主盤(Master);若取消該連接,任何一個開關均不連接,則該硬盤被設置成從盤(Slave)。
不同硬盤的跳線方法不同,大部分硬盤在盤面上標有跳線說明。硬盤的跳線設置完后,還要在BIOS程序中進行檢測,在被計算機確認后,硬盤才可使用。
三 BIOS的程序設置
以主板的AWARD的BIOS為例,開機后按下DEL鍵進入BIOS設置程序,選擇"IDE HDD AUTO DETECTION"項,其中,Primary Master和Primary Slave是指主板IDE1接口上的硬盤,Secondary Master和Secondary Slave是指主板IDE2上的硬盤。
在硬盤檢測是會提示你輸入所選擇的硬盤"模式"。硬盤有三種"模式",即"LBA""NORMAL""LARGE"。硬盤的容量在512兆以下的就只能使用"NORMAL""模式","LARGE"這種"模式"不常用。對應不同硬盤的"模式"選擇后,存盤退出BIOS程序,這樣,四塊硬盤就可以使用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