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三大件市,內存的不斷漲價讓我們著實感到心寒。唯一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是,硬盤市場驚喜不斷,每天都有不同的產品出現小幅下跌,大容量硬盤的價格更是一瀉千里,在幾個月前還是主流的80GB硬盤,目前已經降價到400元內的檔次,而160GB的并口與串口硬盤,均以降至了500元以下,成為市場中的主流產品。這對于我們消費者恐怕是最開心的事情。面對這樣的價格誘惑,很多朋友們一定有了擴容的想法吧?
一、硬盤購買時應該重點注意五大事宜
在市場中的硬盤牌子雖然不像板卡類產品那樣多如牛毛,但就這幾個牌子的硬盤也夠讓我們傷透腦筋的,特別是在串口與并口并存,SATA-2.5與SATA一代接口硬盤并存的今天,怎么才能夠選擇一款高性比的產品呢?那么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關于硬盤選購方面的問題。
我們在選購硬盤的時候,考慮的基本因素無非是以下幾點:接口、容量、速度、穩定性、緩存、售后服務,下面我們逐一進行分析。
1、SATA有兩種標準,買時要特別注意。目前,SATA接口的硬盤已經全面普及。SATA串口硬盤由于具備更高的傳輸速度(PATA標準傳輸速度為100MB/s,SATA1標準傳輸速度為150MB/s,SATA-2.5接口則達到了300MB/s),更簡單的安裝方式等優點,迅速替代PATA并口硬盤,成為市場中的主流產品。
在英特爾最新推出的ICH8南橋芯片之后,就不再提供對PATA并口的支持,強制用戶使用SATA產品,這也充分說明SATA是今后一段時間的主流。可以看到,目前SATA接口的硬盤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早期的僅具備150MB/s傳輸速度的SATA1標準的硬盤,而另外一種則是提供300MB/s,具備NCQ等功能的SATA-2.5標準的硬盤。SATA-2.5才是SATA硬盤的標準。然而目前市場中存在著SATA與SATA-2.5兩種接口并存的局面,價格上也僅有不足50元的差距,很多經銷商便抓住這一點來忽悠消費者,因此大家在購買SATA硬盤時一定要注意仔細辨別兩個不同標準的串口。
關于SATA-2.5串口的注釋:
“SATAII”實際上是一個機構名稱,該機構研發了包括NCQ技術,熱插撥,交錯式啟動,300MB/S接口速度等規范技術。因此,“SATAII”并不等于300MB/S的接口速度,也不等于支持NCQ技術。而“SATAII”組織已經推出了完整的新一代硬盤規范:SATARev.2.5,而“SATAII”機構的使命已經結束,并且明確表示廢除“SATAII”這個名稱,因此,我們把具備了NCQ技術、熱插撥、交錯式啟動、300MB/S接口速度等規范技術的SATAII硬盤應該準確的稱做“SATARev.2.5”。
關于SATA與SATA-2.5的辨別方法:
辯別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以希捷為便,早先的酷魚7200.7代SATA串口硬盤標準均為SATA1,也就是僅提供150MB/s傳輸速度,而自7200.9代產品之后推出的產品均符合SATA-2.5標準。西部數據和日立新推出的產品都符合SATA-2.5標準,而早期的產品均為SATA1,因此大家在購買時,可以通過查看硬盤盤體或包裝盒上的產品型號和生產日期等來加以識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