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on Ghost批處理命令用法詳細介紹第1/2頁
2020-06-09 14:13:15
供稿:網友
.Ghost批處理文件的基本格式
Ghost-clone,mode={copy│load│dump},src={drive│file│drive:partition},dst={dri-ve│file│drive:partition}/fro/fx/rb/f32/Z(n)/sure{其他參數}
其主要參數的意思及用法如下:
-clone:clone在英文中是“克隆”的意思,在此處是一個固定的格式,意為強制按參數方式執行Ghost.exe。
mode=:此項參數用于設定Ghost.exe的使用模式,有六種模式可供選擇:copy、pcopy、load、pload、dump、pdump。其中,copy、load、dump是指硬盤到硬盤的操作,加p以后(pcopy、pload、pdump)則以相同模式針對硬盤的分區進行操作。如“mode=copy”意思是將一個硬盤的數據克隆到另一個相同容量或更大容量的硬盤上,加P(mode=pcopy)以后的意思是將一個分區的數據克隆到另一個分區。“mode=load”的意思是提取鏡像文件恢復至硬盤(或分區),“mode=dump”的意思是將硬盤(或分區)做成鏡像文件。
src=:此項參數用于設定數據來源位置,用1、2、3……代表不同的來源,如“src=1:1”表示數據來源于主盤第一分區,“src=2:2”表示數據來源于從盤第二分區,“src=d:\ghost\sysbak.gh1”表示要提取的數據來源于主盤第二分區Ghost目錄中的sysgbak.gho文件。
dst=:此項參數設定數據的目標位置,用法和src一樣。如“dst=1:1”表示將提取數據還原到主盤第一分區,“dst=2:2”表示還原到從盤第二分區,“dst=d:\ghost\sysbak.gh1”則表示將備份的數據保存為主盤第二分區ghost目錄中的sysgbak.gho文件。
/fro:該參數意為在克隆過程中跳過一切錯誤,建議大家避免使用。
/fx:程序執行完畢后自動退出,回到操作系統。這條參數在制作鏡像文件和恢復非系統分區時可以使用,但用在恢復系統分區時使用可能會引起死機(恢復系統分區時請參考/rb)。
/rb:程序執行完畢后強制重新啟動系統。
/f32:將FAT16格式轉換為FAT32格式。
/Z(n):設定鏡像文件的壓縮率,只在制作鏡像文件時使用。其中,n=1(/z1)表示在制作鏡像文件時不壓縮,n=2(/z2)為快速壓縮,n=3~9時采用高比例壓縮。在實際使用中,筆者推薦使用/z2(快速壓縮),它的速度和/z1(不壓縮)基本沒有差別,鏡像文件卻小了許多。但如果你的硬盤容量不十分大,建議使用/z9。
/sure:對所有提示問題均自動回答“是”。在Ghost.exe圖形界面操作中,程序會彈出一些對話框詢問是否肯定執行該操作,通常有“Yes”和“Cancel”兩個選項,/sure意為自動選擇“Yes”,以確??寺∵^程中不需手工干涉。
針對我的情況,我在D盤建立一個名為Ghost的目錄,備份C區的鏡像文件取名為sysbak.gho。兩個批處理文件內容如下:
sysback.bat(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