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計算機,當然現在更多人把她叫做電腦,這兩個詞都是指computer。不管什么,只要提到她,普遍都會想到她能夠比較快地做加減乘除,甚至乘方開方等。乃至于,有的人在口語中區分不開計算機和計算器。
那么,做為零基礎學習這,也就從計算小學數學題目開始吧。因為從這里開始,數學的基礎知識列為肯定過關了。
復習
還是先來重溫一下偉大時刻,打印hello world.
打開電腦,讓python idle運行起來,然后輸入:
>>> print 'Hello, World'Hello, World
細心的看官,是否注意到,我在這里用的是單引號,上次用的是雙引號。兩者效果一樣,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單引號和雙引號是一樣的效果,一定要是成對出現的,不能一半是單引號,另外一半是雙引號。
四則運算
按照下面要求,在ide中運行,看看得到的結果和用小學數學知識運算之后得到的結果是否一致
>>> 2+57>>> 5-23>>> 10/25>>> 5*210>>> 10/5+13>>> 2*3-42
上面的運算中,分別涉及到了四個運算符號:加(+)、減(-)、乘(*)、除(/)
另外,我相信看官已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公理:
在計算機中,四則運算和小學數學中學習過的四則運算規則是一樣的
要不說人是高等動物呢,自己發明的東西,一定要繼承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別跟自己的歷史過不去。偉大的科學家們,在當初設計計算機的時候就想到列為現在學習的需要了,一定不能讓后世子孫再學新的運算規則,就用小學數學里面的好了。感謝那些科學家先驅者,澤被后世。
下面計算三個算術題,看看結果是什么
4 + 24.0 + 24.0 + 2.0
看官可能憤怒了,這么簡單的題目,就不要勞駕計算機了,太浪費了。
別著急,還是要在ide中運算一下,然后看看結果,有沒有不一樣?要仔細觀察哦。
>>> 4+26>>> 4.0+26.0>>> 4.0+2.06.0
不一樣的地方是:第一個式子結果是6,后面兩個是6.0。
現在我們就要引入兩個數據類型:整數和浮點數
對這兩個的定義,不用死記硬背,google一下。記住愛因斯坦說的那句話:書上有的我都不記憶(是這么的說?好像是,大概意思,反正我也不記憶)。后半句他沒說,我補充一下:忘了就google。
定義1:類似4、-2、129486655、-988654、0這樣形式的數,稱之為整數
定義2:類似4.0、-2.0、2344.123、3.1415926這樣形式的數,稱之為浮點數
比較好理解,整數,就是小學學過的整數;浮點數,就是小數。如果整數寫成小數形式,比如4寫成4.0,也就變成了浮點數。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