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實現Linux下守護進程的編寫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相信對于大家的Python程序設計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具體方法如下:
1. 調用fork()以便父進程可以退出,這樣就將控制權歸還給運行你程序的命令行或shell程序。需要這一步以便保證新進程不是一個進程組頭領進程(process group leader)。下一步,‘setsid()',會因為你是進程組頭領進程而失敗。進程調用fork函數時,操作系統會新建一個子進程,它本質上與父進程完全相同。子進程從父進程繼承了多個值的拷貝,比如全局變量和環境變量。兩個進程唯一的區別就是fork的返回值。child(子)進程接收返回值為0,而父進程接收子進程的pid作為返回值。調用fork函數后,兩個進程并發執行同一個程序,首先執行的是調用了fork之后的下一行代碼。父進程和子進程既并發執行,又相互獨立;也就是說,它們是“異步執行”的。
2. 調用‘setsid()' 以便成為一個進程組和會話組的頭領進程。由于一個控制終端與一個會話相關聯,而且這個新會話還沒有獲得一個控制終端,我們的進程沒有控制終端,這對于守護程序來說是一件好事。
3. 再次調用‘fork()'所以父進程(會話組頭領進程)可以退出。這意味著我們,一個非會話組頭領進程永遠不能重新獲得控制終端。
4. 調用‘chdir("/")'確認我們的進程不保持任何目錄于使用狀態。不做這個會導致系統管理員不能卸裝(umount)一個文件系統,因為它是我們的當前工作目錄。 [類似的,我們可以改變當前目錄至對于守護程序運行重要的文件所在目錄]
5. 調用‘umask(0)'以便我們擁有對于我們寫的任何東西的完全控制。我們不知道我們繼承了什么樣的umask。 [這一步是可選的](譯者注:這里指步驟5,因為守護程序不一定需要寫文件)
6. 調用‘close()'關閉文件描述符0,1和2。這樣我們釋放了從父進程繼承的標準輸入,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我們沒辦法知道這些文描述符符可能已經被重定向去哪里。注意到許多守護程序使用‘sysconf()'來確認‘_SC_OPEN_MAX'的限制?!甠SC_OPEN_MAX'告訴你每個進程能夠打開的最多文件數。然后使用一個循環,守護程序可以關閉所有可能的文件描述符。你必須決定你需要做這個或不做。如果你認為有可能有打開的文件描述符,你需要關閉它們,因為系統有一個同時打開文件數的限制。
7. 為標準輸入,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建立新的文件描述符。即使你不打算使用它們,打開著它們不失為一個好主意。準確操作這些描述符是基于各自愛好;比如說,如果你有一個日志文件,你可能希望把它作為標準輸出和標準錯誤輸出打開,而把‘/dev/null'作為標準輸入打開;作為替代方法,你可以將‘/dev/console'作為標準錯誤輸出和/或標準輸出打開,而‘/dev/null'作為標準輸入,或者任何其它對你的守護程序有意義的結合方法。(譯者注:一般使用dup2函數原子化關閉和復制文件描述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