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程過程中,多了解語言周邊的一些知識,以及一些技巧,可以讓你加速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序員。
對于Python程序員,你需要注意一下本文所提到的這些事情。你也可以看看Zen of Python(Python之禪),這里面提到了一些注意事項,并配以示例,可以幫助你快速提高。
1. 漂亮勝于丑陋
實現一個功能:讀取一列數據,只返回偶數并除以2。下面的代碼,哪個更好一些呢?
代碼如下:
#----------------------------------------
halve_evens_only = lambda nums: map(lambda i: i/2, filter(lambda i: not i%2, nums))
#----------------------------------------
def halve_evens_only(nums):
return [i/2 for i in nums if not i % 2]
2. 記住Python中非常簡單的事情
代碼如下:
# 交換兩個變量
a, b = b, a
# 切片(slice)操作符中的step參數。(切片操作符在python中的原型是[start:stop:step],即:[開始索引:結束索引:步長值])
a = [1,2,3,4,5]
>>> a[::2] # 遍歷列表中增量為2的數據
[1,3,5]
# 特殊情況下,`x[::-1]`是實現x逆序的實用的方式
>>> a[::-1]
[5,4,3,2,1]
# 逆序并切片
>>> x[::-1]
[5, 4, 3, 2, 1]
>>> x[::-2]
[5, 3, 1]
3. 不要使用可變對象作為默認值
代碼如下:
def function(x, l=[]): #不要這樣
def function(x, l=None): # 好的方式
if l is None:
l = []
這是因為當def聲明被執行時,默認參數總是被評估。
4. 使用iteritems而不是items
代碼如下:
iteritems 使用generators ,因此當通過非常大的列表進行迭代時,iteritems 更好一些。
d = {1: "1", 2: "2", 3: "3"}
for key, val in d.items() # 當調用時構建完整的列表
for key, val in d.iteritems() # 當請求時只調用值
5. 使用isinstance ,而不是type
代碼如下:
# 不要這樣做
if type(s) == type(""): ...
if type(seq) == list or /
type(seq) == tuple: ...
# 應該這樣
if isinstance(s, basestring): ...
if isinstance(seq, (list, tuple)): ...
原因可參閱:stackoverflow
注意我使用的是basestring 而不是str,因為如果一個unicode對象是字符串的話,可能會試圖進行檢查。例如:
代碼如下:
>>> a=u'aaaa'
>>> print isinstance(a, basestring)
True
>>> print isinstance(a, str)
False
這是因為在Python 3.0以下版本中,有兩個字符串類型str 和unicode。
6. 了解各種容器
Python有各種容器數據類型,在特定的情況下,相比內置容器(如list 和dict ),這是更好的選擇。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不使用它。我身邊一些粗心大意的人,一些可能會用下面的方式來寫代碼。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