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不支持C/C++中的三元操作符 ?:,替代的方法是 ...if... else...
舉例,用下面的語法實現求三個數的最小值。
nD1 if nD1 < ( nD2 if nD2<nD3 else nD3) else (nD2 if nD2 < nD3 else nD3)
python三元運算符的正確方法
因為下周要用php寫項目,所以周末在家里重新看php的語法,看到三元描述符,突然想起來python是沒有三元描述符的,印象中依稀記得有模擬的實現,于是上網上搜了一下。
(對應C語言的 X ? V1:V2)
其中一種是:
(X and V1) or V2
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錯誤的,但是文章中也提到了,當V1=""時,就會有問題
比如
代碼如下:
print (True and '') or 'V'
print (False and '') or 'V'
輸出永遠都是: V
完美的解決方案是在《python核心編程中提到的》:
V1 if X else V2
原文如下:
如果你來自 C/C++ 或者是 Java 世界, 那么你很難忽略的一個事實就是 Python 在很長的一
段時間里沒有條件表達式(C ? X : Y), 或稱三元運算符. ( C 是條件表達式; X 是 C 為 True 時
的結果, Y 是 C 為 False 時的結果) 貴鐸·范·羅薩姆一直拒絕加入這樣的功能, 因為他認為應
該保持代碼簡單, 讓程序員不輕易出錯. 不過在十年多后, 他放棄了, 主要是因為人們試著用
and 和 or 來模擬它, 但大多都是錯誤的. 根據 FAQ , 正確的方法(并不唯一)是
(C and [X] or [Y])[0] . 唯一的問題是社區不同意這樣的語法. (你可以看一看 PEP 308, 其
中有不同的方案.) 對于Python 的這一問題,人們表達了極大的訴求.
貴鐸·范·羅薩姆最終選擇了一個最被看好(也是他最喜歡)的方案, 然后把它運用于標準庫中
的一些模塊. 根據 PEP , "這個評審通過考察大量現實世界的案例, 包含不同的應用, 以及由不同
程序員完成的代碼." 最后 Python 2.5 集成的語法確定為: X if C else Y .
如上文所說,該語法在python2.5才被加入,但是因為平時也不會用到2.4及以前的版本,所以也就夠用了~
現在大部分高級語言都支持“?”這個三元運算符(ternary operator),它對應的表達式如下:condition ? value if true : value if false。很奇怪的是,這么常用的運算符python居然不支持!誠然,我們可以通過if-else語句表達,但是本來一行代碼可以完成的非要多行,明顯不夠簡潔。沒關系,在python里其實還是有對應的表達方式的。
舉個例子:char *ret = (x!=0) ? "True" : "False"這行代碼對應的python形式就是ret = (x and "True") or "False"(很簡單吧,事實上括號可以去掉)。運行時,python虛擬機會對賦值符右邊的布爾表達式(注意這里并非三元表達式)求值,返回值是最后一個被分析到的值。為什么是“最后一個被分析到的”而不是表達式中“最后一個”呢?因為布爾表達式有一個短路效應,比如a or b,如果a為真那么就不會分析b了。嗯,估計現在大家差不多明白了這行python代碼的原理了。如果x為真,由于字符串“True”也為真,于是返回"True",反之,x為假,那么就沒必要看字符串"True"了(短路效應),直接返回"Fals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