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dex()
一般用處是在序列中檢索參數并返回第一次出現的索引,沒找到就會報錯,比如:
>>> t=tuple('Allen')>>> t('A', 'l', 'l', 'e', 'n')>>> t.index('a')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 line 1, in <module> t.index('a')ValueError: tuple.index(x): x not in tuple>>> t.index('e')3>>> t.index('l')1
但參數可能會出現很多次,要如何做呢?
index()函數的完整語法是這樣的:
str.index(str, beg=0, end=len(string))
str – 指定檢索的字符串
beg – 開始索引,默認為0。
end – 結束索引,默認為字符串的長度。
所以我們可以重新設置開始索引來繼續尋找,如:
>>> t.index('l',2)2
因為第一個'l'的出現位置是1,所以我們將開始索引加1繼續尋找,果然,在索引為2的位置又找到了'l'。
2、seek()
seek()函數是屬于文件操作中的函數,用來移動文件讀取指針到指定位置。
語法:
fileObject.seek(offset[, whence])
offset – 開始的偏移量,也就是代表需要移動偏移的字節數
whence:可選,默認值為 0。給offset參數一個定義,表示要從哪個位置開始偏移;0代表從文件開頭開始算起,1代表從當前位置開始算起,2代表從文件末尾算起。
demo.py
#test.txt#first line#second line#third linef=open('test.txt','r')print(f.readline())print(f.readline())f.seek(0,0)print(f.readline())f.seek(1,0)print(f.readline())
控制臺輸出:
first linesecond linefirst lineirst line[Finished in 0.3s]
readline()函數會讀取整行字符串,所以文件讀取指針會移動到下一行。
以上這篇Python中index()和seek()的用法(詳解)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站長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