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計算機程序都可以大致分為兩類:腳本型(單次運行)和連續運行型(直到用戶主動退出)。
腳本型:腳本型的程序包括最早的批處理文件以及使用Python做交易策略回測等等,這類程序的特點是在用戶啟動后會按照編程時設計好的步驟一步步運行,所有步驟運行完后自動退出。
連續運行型:連續運行型的程序包含了操作系統和絕大部分我們日常使用的軟件等等,這類程序啟動后會處于一個無限循環中連續運行,直到用戶主動退出時才會結束。
一、連續運行型程序
我們要開發的交易系統就是屬于連續運行型程序,而這種程序根據其計算邏輯的運行機制不同,又可以粗略的分為時間驅動和事件驅動兩種。
1.1 時間驅動
時間驅動的程序邏輯相對容易設計,簡單來說就是讓電腦每隔一段時間自動做一些事情。這個事情本身可以很復雜、包括很多步驟,但這些步驟都是線性的,按照順序一步步執行下來。
from time import sleepdef demo(): print('BB')while True: demo() sleep(1.0)
時間驅動的程序本質上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固定運行一次腳本。盡管腳本自身可以很長、包含非常多的步驟,但是我們可以看出這種程序的運行機制相對比較簡單、容易理解。
時間驅動的程序在量化交易方面還存在一些其他的缺點:如浪費CPU的計算資源、實現異步邏輯復雜度高等等。
1.2 事件驅動
與時間驅動對應的就是事件驅動的程序:當某個新的事件被推送到程序中時,程序立即調用和這個事件相對應的處理函數進行相關的操作。
舉個例子:
有些人喜歡的某個公眾號,然后去關注這個公眾號,哪天這個公眾號發布了篇新的文章,沒多久訂閱者就會在微信里收到這個公眾號推送的新消息,如果感興趣就打開來閱讀。
上面公眾號例子可以翻譯為,監聽器(訂閱者)監聽了(關注了)事件源(公眾號),當事件源的發送事件時(公眾號發布文章),所有監聽該事件的監聽器(訂閱者)都會接收到消息并作出響應(閱讀文章)。
公眾號為事件源 訂閱者為事件監聽器 訂閱者關注公眾號,相當于監聽器監聽了事件源 公眾號發布文章這個動作為發送事件 訂閱者收到事件后,做出閱讀文章的響應動作事件驅動主要包含以下元素和操作函數:
1.2.1 元素
事件源 事件監聽器 事件對象1.2.2 操作函數
監聽動作 發送事件 調用監聽器響應函數現在用python實現來實現上述的業務邏輯,先看流程圖:
1.2.3 EventManager事件管理類代碼如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