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m優化
1.數據庫技術進行優化,包括給字段加索引,設置唯一性約束等等;
2.查詢過濾工作在數據庫語句中做,不要放在代碼中完成(看情況);
3.如果要一次查詢出集合的數量,使用count函數,而不是len函數,但是如果后面還需要到集合,那就用len,因為count還需要進行一次數據庫的操作;
4.避免過多的使用count和exists函數;
5.如果需要查詢對象的外鍵,則使用外鍵字段而不是使用關聯的外鍵的對象的主鍵;
例子:
a.b_id # 正確a.b.id # 錯誤
6.在通過all語句查詢時,不要做跨表查詢,只查詢當前表中有的數據,否則查詢語句的性能會下降很多;
比如:a表存在外鍵b表
a.b.all() # 錯誤
7.如果想要查詢其他表的數據,則加上select_related(ForeignKey字段名,其實就是主動聯表查詢,性能也會下降),如果有多個,則在括號中加上;
8.加only參數是從查詢結果中只取某個字段,而另外一個defer方法則是從查詢結果中排除某個字段;
9.不要獲取你不需要的東西,可以通過values和value_list實現;
values返回的是字典數組,比如:[{'key1': value1, 'key2': value2}, {'key1': value3, 'key2': value4}]value_list返回的是tuple數組 [('value1', 'value2'), ('value3', 'value4')]value_list+flat=True返回的是數組 ['value1', ...]
10.如果想知道是否存在至少一個結果,使用exists,而不是使用if QuerySet;但是如果后面需要用到前面的QuerySet,那就可以使用if 判斷;
# Don't waste a query if you are using the querysetbooks = Book.objects.filter(..)if len(books) > 5: do_stuff_with_books(books)# If you aren't using the queryset use countbooks = Book.objects.filter(..)if books.count() > 5: do_some_stuff()# But neverif len(Book.objects.filter(..)) > 5: do_some_stuff()
11.在任何位置使用QuerySet.exists()或者QuerySet.count()都會導致額外的查詢;
12.不要做無所謂的排序,排序并非沒有代價,每個排序的字段都是數據庫必須執行的操作;
13.如果要插入多條數據,則使用bulk_create來批量插入,減少sql查詢的數量;
14.對于緩存的QuerySet對象使用with標簽,可以讓數據被緩存起來使用;
15.使用QuerySet.extra明確的指出要查詢的字段;
16.批量的更新和刪除則使用Queryset.update和delete函數,但是更新操作注意對象的緩存;
17.使用QuerySet.Iterator迭代大數據;
當你獲得一個queryset的時候,django會緩存下來,保存在內存中,如果需要對queryset進行多次的循環,那么這種緩存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你只需要進行一次的循環,那么其實并不需要緩存,這個使用就可以使用iterator;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