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程的理論基礎
一個應用程序,歸根結底是一堆代碼,是靜態的,而進程才是執行中的程序,在一個程序運行的時候會有多個進程并發執行。
進程和線程的區別:
進程是系統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 一個進程內可以包含多個線程,屬于一對多的關系,進程內的資源,被其內的線程共享 線程是進程運行的最小單位,如果說進程是完成一個功能,那么其線程就是完成這個功能的基本單位 進程間資源不共享,多進程切換資源開銷,難度大,同一進程內的線程資源共享,多線程切換資源開銷,難度小進程與線程的共同點:
都是為了提高程序運行效率,都有執行的優先權
二,Python的多進程( multiprocessing模塊)
創建一個進程(和創建線程類似)
方法一:創建Process對象,通過對象調用start()方法啟動進程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def foo(name): print('hello,%s'%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 p1=Process(target=foo,args=('world',)) p2 = Process(target=foo, args=('China',)) p1.start() p2.start() print('=====主進程=====') # == == =主進程 == == = # hello, world # hello, China #主進程和子進程并發執行
注意:Process對象只能在在 if __name__ == '__main__':下創建,不然會報錯。
方法二:自定義一個類繼承Process類,并重寫run()方法,將執行代碼放在其內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class MyProcess(Process): def __init__(self,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 = name def run(self): print('hello,%s'%self.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 myprocess1 = MyProcess('world') myprocess2 = MyProcess('world') myprocess1.start() myprocess2.start()
Process內置方法
實例方法:
p.start():啟動進程,并調用該子進程中的p.run()
p.run():進程啟動時運行的方法,正是它去調用target指定的函數,我們自定義類的類中一定要實現該方法
p.terminate():強制終止進程p,不會進行任何清理操作,如果p創建了子進程,該子進程就成了僵尸進程,使用該方法需要特別小心這種情況。如果p還保存了一個鎖那么也將不會被釋放,進而導致死鎖
p.is_alive():如果p仍然運行,返回True
p.join([timeout]):主線程等待p終止。timeout是可選的超時時間
Process屬性
p.daemon:默認值為False,如果設為True,代表p為后臺運行的守護進程,當p的父進程終止時,p也隨之終止,并且設定為True后,p不能創建自己的新進程,必須在p.start()之前設置
p.name:進程的名稱
p.pid:進程的pid
p.exitcode:進程在運行時為None、如果為–N,表示被信號N結束(了解即可)
守護進程
類似于守護線程,只不過守護線程是對象的一個方法,而守護進程封裝成對象的屬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