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框架Flask的基本數據庫操作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數據庫操作在web開發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網站中很多重要的信息都需要保存到數據庫中。如用戶名、密碼等等其他信息。Django框架是一個基于MVT思想的框架,也就是說他本身就已經封裝了Model類,可以在文件中直接繼承過來。但是在Flask中,并沒有把Model類封裝好,需要使用一個擴展包,Flask-SQLAlchemy。它是一個對數據庫的抽象,讓開發者不用這些編寫SQL語句,而是使用其提供的接口去操作數據庫,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ORM什么是ORM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
1. ORM的全稱是:Object Relationship Map:對象-關系映射。主要的功能是實現模型對象到關系型數據庫數據的映射。說白了就是使用通過對象去操作數據庫。
2. 操作過程圖:
3. 優點:
(1). 不需要編寫SQL代碼,這樣可以把精力放在業務邏輯處理上。
(2). 使用對象的方式去操作數據庫。實現數據模型與數據庫的解耦,利于開發。
4. 缺點:
性能較低。
1. 設置配置信息
在開發中,一般是把一些配置信息都寫在一個單獨的文件中,如settings.py。這樣一些安全信息就可以得到保存!
重點字段有:
數據庫的指定是使用URL的方式來指定的:'mysql://用戶名:密碼@服務器地址:端口號/數據庫名',但是連接SQLite是使用這用格式:sqlite:////absolute/path/to/foo.db,使用////開頭
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myslq://root:meiyou@127.0.0.1:3306/test'
SQLALCHEMY_POOL_RECYCLE:設置多少秒后自動回收連接,對MySQL來說,默認是2小時
SQLALCHEMY_ECHO:設置True的話,查詢時會顯示原始SQL語句。
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動態追蹤修改設置。
2. 常用的SQLAlchemy字段類型:
Integer
String
Numberic
Boolean
Date
3. 常用的SQLAlchemy列選項
primary_key:如果為True,表示主鍵。Flask中沒有自動生成主鍵,需要自定義。
unique:為True,設置該列不能有重復值,如用戶名、郵箱、手機號
nullable:為True的話可以為null
default:設置默認值
index:為True,設置該列為索引,默認索引是主鍵。
4. 關系選項
backref:在關系的另一模型中添加的反向引用,查詢時起很大作用。
secondary:用于多對多關系中表的名字
primary join:
在Flask-SQLAlchemy中的增、刪、改操作是由數據庫會話(db.session)管理的。也就是說,在準備把數據寫入數據庫前,要先將數據添加(add())到會話中,然后使用commit()提交會話。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網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