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Python利用元組代替字典并為元組元素命名的相關內容,下面話不多說了,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場景:
一般使用字典定義一個人的姓名,年齡,性別,郵箱等信息是非常方便的,比如:
student_one = {'name': 'Tom', 'age': 19, 'sex': 'male', 'email': 'tom123@hotmail.com'}
使用元組表示則為:
student_one = ('Tom', 19, 'male', 'tom123@hotmail.com')
使用元組替代字典表示信息的時候,一方面很難分別元素的含義,另一方面在取值的時候,需要通過索引(index)來獲得,即:
student_one[0]student_one[1]student_one[2]student_one[3]
當代碼量很多的時候,很難分辨索引分別代表的值是什么,因此需要給每個索引命名,來解決難以分辨的問題:
第一種方案:給索引取”別名”
name = 0age = 1sex = 2email = 3# 這樣即可通過索引的"別名"來取值
升級:
# 通過組包來完成name, age, sex, email = range(4)
第二種方案:使用標準庫中的collections.namedtuple
來替代內置的tuple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student = namedtuple('student', ['name','age','sex','email'])student_one = student("tom", 16, "male", "tom123@hotmail.com")print(student_one)
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如果有疑問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謝謝大家對武林站長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