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中property函數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通常我們在訪問和賦值屬性的時候,都是在直接和類(實例的)的__dict__
打交道,或者跟數據描述符等在打交道。但是假如我們要規范這些訪問和設值方式的話,一種方法是引入復雜的數據描述符機制,另一種恐怕就是輕量級的數據描述符協議函數Property()。它的標準定義是:
+ property(fget=None,fset=None,fdel=None,doc=None)
+ 前面3個參數都是未綁定的方法,所以它們事實上可以是任意的類成員函數
property()函數前面三個參數分別對應于數據描述符的中的__get__
,__set__
,__del__
方法,所以它們之間會有一個內部的與數據描述符的映射。
綜上描述,其實property()
函數主要是用來規范化訪問類的屬性和修改類屬性的值的一種方法。
property()
函數可以用0,1,2,3,4個參數來調用,順序依次是get,set,del,doc,這四個。
property()
的實現方法有兩種,見代碼
第一種:
#!/usr/bin/python#coding: utf-8class Rectangl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width, height): self.width = width self.height = height def getSize(self): return self.width, self.height def setSize(self, size): self.width, self.height = size def delSize(self): del self.height size = property(getSize, setSize, delSize, "實例對象")r = Rectangle(10, 20)# 輸出此時矩形的長和寬# 此時執行的是getSizeprint r.size# 修改size的值# 此時執行的是setSizer.size = 100, 200print r.sizedel r.heightprint r.width# height屬性已經被刪除,下面語句會報錯# print r.size
運行結果:
(10, 20)
(100, 200)
100
第二種:(裝飾器)
#!/usr/bin/python#coding: utf-8class Rectangl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width, height): self.width = width self.height = height # 下面加@符號的函數名要相同 # 第一個是get方法 @property def Size(self): return self.width, self.height # 此處是set方法,是@property的副產品 @Size.setter def Size(self, size): # 此時接收的是一個元祖 self.width, self.height = size @Size.deleter def Size(self): del self.width del self.heightr = Rectangle(10, 20)print r.Sizer.Size = 100, 200print r.Sizedel r.height# 由于上一步刪除了self.height屬性,所以下面再訪問的時候會報錯# print r.Size# 可以訪問width,還沒有被刪除print r.width
運行結果:
(10, 20)
(100, 200)
100
更多關于Python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Python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入門與進階教程》、《Python數據結構與算法教程》、《Python函數使用技巧總結》、《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匯總》、《Python編碼操作技巧總結》及《Python入門與進階經典教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