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私有化后無處容生 新政策出臺360回歸尷尬。年初的一只暴風科技(300431.SZ)、年中的一只七喜控股(002027.SZ)和年底的一只世紀游輪(002558.SZ),讓2015年成為中概股回歸潮的爆發之年,根據此后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去年總計有33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私有化要約。
就在世紀游輪股價一路暴漲的同時,據稱已經有很多機構紛紛托人情向奇虎360(QIHU.N)CEO周鴻祎覓得一份該公司的私有化份額,在中概股私有化過程中存在的巨大套利空間,心動的不只是這些中概股的控制人,還有聞風而動的資金。
就在市場預期奇虎360在3月底順利完成私有化,然而國內一條“取消戰略新興板”的消息,讓奇虎360面臨著回歸無門的窘境,而無論是排隊IPO還是借殼上市,恐怕監管層在短期內都無法容忍一家市值超3000億元的巨無霸。
回歸的時間,無論是對于背負銀行借貸資金的周鴻祎,還是那些向投資者許諾退出期限的投資基金,都是最大的成本。
360背后的推手
有消息稱,奇虎360將在3月30日在其國際電子城總部召開特別會議,對公司之前達成的私有化協議進行投票表決,如果此次表決獲得股東通過,那么奇虎360將成功完成私有化。
根據此前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稱,鑒于奇虎360公司CEO周鴻祎和總裁齊向東所持有大量投票權,奇虎360成功私有化已無障礙。
截止到3月18日,奇虎360在紐交所的收盤價為每股ADS為74.92美元,較此前買方聯盟開出每股ADS的77美元現金收購價,套利空間已經不足3%,這也表明投資者對于奇虎360完成私有化的預期較強。
而按照此前流出的一份據稱是奇虎360私有化項目主承銷商的資料顯示,此次私有化項目在2015年底確定私有化資金,2016年3月中旬資金全部到位,并完成奇虎360的私有化退市,隨后,將拆除紅籌構架準備回歸A股上市,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前通過監管層的審批。
對于此次回歸A股的路徑,此前市場多預期為效仿巨人網絡借殼世紀游輪,采用借殼上市的方法,而此間,市場對于奇虎360的借殼標的也是傳言四起,荒誕的是,華微電子(600360.SH)僅僅因為證券代碼中有“360”,就成為炒作的對象。
然而不同于巨人網絡借殼的世紀游輪,其最高市值只有150億元,目前該股的市值大約只有77億元左右;對于奇虎360來說,該股目前在美股的市值就已經高達97億美元,結合其去年上半年高達134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市場預期該股回歸A股之后的市值或將超過3000億元,對于這樣的一只巨無霸,在當前這樣的一個強調穩定的市場環境之下,無論是借殼上市還是排隊IPO,監管層能否放行的難度極大。
此前原本還有掛牌上交所戰略新興板的一條路,然而在3月15日忽然傳出“戰略新興板將從‘十三五’規劃中刪除”的消息,意味著這條最為便捷的上市通道也將被徹底關閉。
在長期研究美股投資的老虎證券看來,“戰略新興板的上市條件更加適合中概股,首先戰略新興板會淡化盈利要求,會采用多元化的上市標準體系,相比于新三板和創業板,可以說戰略新興板就是為那些回歸的中概股量身打造的,而此次取消戰略新興板,將利空私有化”。
記者注意到,在3月15日傳出戰略新興板被取消的消息之后,奇虎360的股價也曾出現一個小幅下跌,而另一只回歸概念股陌陌(MOMO.O)盤中跌幅超過10%。
對于此次戰略新興板取消是否會影響到奇虎360的回歸,記者并未從公司方面獲得回應。
已經踏上回歸路的奇虎360,即便沒有了戰略新興板,無論是周鴻祎還是買方聯盟成員,都得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因為按照正式簽署的協議,那么任何一方的擅自違約,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資料顯示,奇虎360此次私有化的資金來源,一部分是現有股東的股份轉移約30億美元,包括周鴻祎和總裁齊向東以及紅杉資本持有的股份;第二部分是銀行提供的債務融資,大約34億美元,包括30億美元7年期長期貸款和4億美元過橋資金;第三部分是45億至5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其中包括15億美元來自管理層通過兩家投資公司入股,其余30億到40億美元來自于金磚資本、平安保險、陽光人壽、泰康人壽、華泰瑞聯以及新華資本等眾多機構資金。
這其中,A股的兩家上市公司也參與其中,去年12月26日,中信國安(000839.SZ)發布公告稱公司將拿出4億美元參與奇虎360私有化份額,占到本次私有化現金總對價的4.3%;另一家電廣傳媒(000917.SZ)則通過認購“華融360專項投資基金”的方式間接投資了3億元人民幣,同時還按照出資比例另行提供了6100萬元的過橋資金。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