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星期八的時候我在關島的兩家商場前分別看到了這兩張海報。左邊的這張使用了3種顏色(白,紅,黑),右邊的使用了比它兩倍還多即7種顏色(黃,綠,藍,紅,黑,紫,和白)。兩例中都對其作為關鍵元素的數字:40%和50%使用了大字號作為吸引消費者的手段(對“折扣”和“%” 只 使用了小字號,是因為他們處于非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商場中顧客很容易推測出這些含義)。而關于折扣的一些限定(諸如打折僅限一定范圍的商品,并且必須先全價購買一次才能得到這些鞋上的折扣,等等。)被弱化,以至于忽略,導致消費者經常在準備好進行購買的時候才從店員口中弄清楚折扣的條件。由于在海報的整體設計上主次不夠分明,過于花哨,甚至有太多不必要的剪貼畫。游戲軟件商店的這幅“折扣40%”的海報的宣傳效果被大打折扣,并最終被淹沒在商場的嘈雜聲中。(這不禁讓我想起某些幻燈片中使用巨大的標題導致重要內容縮水的例子)。鞋店的這張海報是體現了顯著性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那些顯著的差異很好的引起了顧客的關注”)是因為在這張海報中最關鍵的因素被表現的很清楚。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