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數據:
這個游戲的攻擊類型分為三種:○物理攻擊 ○屬性攻擊 ○特殊攻擊。
○物理攻擊:物理攻擊有三種類型,分別為△斬擊 △打擊 △彈擊。這三種攻擊對怪物的不同部位的傷害都是不同的。
△斬擊:適合攻擊有“肉”的地方。比如毒怪鳥、紫毒鳥的尾巴。巖龍腹部破壞之后露出的肉等等。這些都是對斬擊抗性比較低的地方。
△打擊:對于帶“殼”的地方更有優勢。比如駭狩蛛的盾爪。盾蟹、鐮蟹的背殼等等。使用打擊攻擊會更有效。
△彈擊:適合的地方略有不同。從文字上你很難看出適合哪里。但一般適合攻擊怪物的“頭”部。比如電龍、紅電龍的頭。具體適合哪里還是要你自己試過之后才會有清楚的把握。
○物理抗性:對玩家來說,物理抗性只有一種,就是“防御力”,所有怪物的物理攻擊都適用這個數值,但對各種屬性攻擊無效。
對怪物來說,物理抗性分為三種:△斬擊抗性 △打擊抗性 △彈擊抗性,這些抗性在每個怪物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是有區別的。比如:紫毒鳥的身體部分△斬擊抗性 比較弱,頭部的△打擊抗性和△彈擊抗性比較弱,所以在你攻擊不到它抗性最弱的尾巴的時候,用△斬擊攻擊身體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通俗的把這些抗性稱為:○肉質,肉質好,抗性低,你打上去的數字比較高,肉質差,抗性高,你打上去的數字低。
屬性攻擊有五種類型:△火 △冰 △水 △雷 △龍。
這五種屬性攻擊面對不同怪的不同部位,效果各不相同,比如某個怪的頭部某屬性抗性最低,但它的腳部的抗性并不一定和頭一樣。
屬性攻擊與物理攻擊是毫無關系的,它只會計算攻擊部位的屬性抗性,不會計算物理抗性,屬性攻擊是不會被動作值影響的,所以攻擊次數越高的武器,屬性攻擊的效果越好,屬性攻擊不會暴擊。(△動作值:每個攻擊動作傷害的倍率。)
○屬性抗性:對玩家來說,你全身的屬性抗性是一致的,屬性表里的抗性就是你全身的抗性,對怪物來說:你很難第一眼判斷這個怪物到底用什么屬性比較好。
○特殊攻擊:特殊攻擊分為三種:△麻痹 △睡眠 △毒素。
每次特殊攻擊,都會給敵人積累一定的特殊值,這個值會不停地降低,當這個值足夠時,則會觸發狀態,而每次觸發異常狀態之后,這個值會清空,再次觸發需要的值會增加,并且再次觸發的效果會降低(時間縮短)。因此你需要連續不斷的攻擊才可以觸發屬性值。
在觸發特殊攻擊之后,解除效果之前,敵人是無法累計特殊攻擊值的,特殊攻擊也不會被動作值影響,特殊攻擊的計量條是在敵人身上的,意思就是,特殊攻擊是全隊共享的。因此多個同種特殊攻擊效果會很差。特殊攻擊不會暴擊。(△動作值:每個攻擊動作傷害的倍率。)
舉個例子:假設你用一把毒素屬性為50的武器去攻擊敵人,假設敵人需要的值是500點觸發毒素,并且每秒能排毒5點。那么你每秒砍一刀。10秒后敵人的毒素值為450。你還需要再多砍一兩刀,才會觸發毒素。毒素持續了26秒。觸發毒素并且毒素消失之后。下次觸發需要700點毒素累計。并且只能持續23秒。(以上數字為了說明方便,只是假設。實際并不是500點累計值。)
△麻痹:觸發后,敵人會進入一段時間(約10秒)不能行動的狀態,并且會被固定在地上,你和隊友可以盡情的攻擊它的弱點部位?!尽髀楸院吐楸韵葳宀粚儆谝环N麻痹】,你可以理解成陷阱是電麻,△麻痹是麻痹的毒液。
在進入△麻痹的時候,是不會被△擊倒的,但會累計△擊倒值。會被△氣絕打斷麻痹狀態,也會累計△氣絕值,一場戰斗中,對同一個怪物最多能觸發的正常△麻痹次數是【4次】,第五次及以后的△麻痹會被立刻解除,觸發△麻痹的時候會打斷大多數正在進行的控制狀態,但不會打斷落穴。
△睡眠:觸發后敵人會無法行動并且緩緩倒地,進入沉睡狀態,在完全進入沉睡狀態后,對其造成的第一次有傷害值的攻擊,傷害值會變成三倍,一場戰斗中,對同一個怪物最多能觸發的睡眠次數是【2次】,之后會完全免疫,觸發△睡眠的時候會打斷大多數正在進行的控制狀態,但不會打斷落穴。
△毒素:觸發后敵人會進入一段時間的中毒狀態,每秒受到33點左右固定傷害,除此之外并不會改變任何屬性(并不會像單機版本一樣降低肉質),一場戰斗中,對同一個怪最多能觸發的△毒素次數是【4次】,第一次持續26s,第二次持續23s,第三次持續20s,第四次持續18s,中毒3次大概是2300傷害,中毒4次大概是3000傷害,此為固定值。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